武媛笑道,“山上还有老多了!明天我和阿姿再去捡,多弄点儿出来烘干了,送点儿给孝忠叔和向明叔他们、再带点进城里去送给二姑她们……另外咱们自个儿也得留着吃哩!”
“你孝忠叔和向明叔就算了哩,喊他们自己搞,我们多留点!”武向东说道。
阿娇不由得奇道,“这玩意儿这么好吃?”
武向东道,“等晚上吃饭你就知道了……就是啥也不放,清水煮熟再蘸点儿盐巴,都鲜得流口水哩!不过,这玩意儿吃新鲜的、不如吃晒干了以后泡发的,晒干了的特别香。”
阿娇来了兴致,“那得试试!”
吃晚饭的时候……
阿娇吃到了姜葱清炒鲜蘑菇,果然赞不绝口!
于是第二天,娘儿仨背着背篓继续上山采蘑菇,武向东和阿婆就留在家里。阿婆烘蘑菇、武向东卖力气又做了个专门烘蘑菇的架子……
一转眼,一家子回到山里已经三天了。
一切年货已经准备就绪:豆腐不好保存,所以全部拿来油炸了,变成了油豆腐泡儿;猪肉被抹上盐吊挂在院子里,以防变味儿;大白菜等蔬菜被放进铺了干草的地窖中储存……
就等着过年了。
而这一天,也是大年二十九。是村里武氏宗族开宗祠祭祖的日子。以及,武姓大族会在这一天里,办百人流水围来宴请全村人、尤其是老人。
一大早天还没亮,武家人便整装待发。
武媛和妹妹穿上了各自的大红色新衣新鞋——两人一般年纪,所以阿娇给她俩买衣裳买鞋就爱买一模一样儿的,今天本来她还想把姐妹俩的发式都梳成统一的两条丫角辫……
可武媛跑开了,她嫌绑俩羊角辫土气,就没让妈妈给她梳,而是自个儿绑了个马尾。
阿娇没法子,只好硬压着阿媛,让在马尾上系了个和武姿羊角辫子上绑着的同款蝴蝶结发夹。
武阿婆也是一身新,她头上生过癞痢、头发稀稀疏疏的,所以就戴了个大红色的毛线帽子。
那帽子还是阿娇按着武媛买回来的那本“棒针勾针编织100法”学着织的,帽沿处钉上了两朵黄色的、用细毛线勾出的腊梅花,栩栩如生。
相对于老人和孩子们喜庆的穿着,阿娇身上穿着的衣裳就低调多了——里头是白色高领毛衣,外罩一件暗纹格子的灰色洋装呢子外套,系了条从广州买回来的桃红色丝巾,脚下蹬着一双真皮皮鞋……
可惜就是她得背个半旧的竹篓……看起来有些煞风景。
武向东呢,他可能是因为身上的流氓气质太浓重了,所以穿啥都不好看。阿娇本来在广州斥重金(二百块钱)给他买了一套西装的,奈何他就是有把高档西装穿成地摊货的本质……
无论阿娇怎么花费心思打扮他,却仍有越打扮越丑的趋势!
最后还是阿婆拍了板儿,让武向东穿了件土黄色的茄克,里面穿着阿娇亲手织的带麻花图案的深灰色毛衣,脚下穿了双运动鞋,看起来反倒还洋气。
一家子带上了糖果、蘑菇干等礼物,便结伴往武家村而去。
进了武家村,武向东直接领着一家子去了村长武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