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魂穿历史 > 第8章 安云城流民起(第2页)

第8章 安云城流民起(第2页)

“好,第一个问题,不知我安云县武备如何,现有多少可战之兵。”

“不瞒各位,本县武备松弛,可战之兵只有不到五百人,在周边县城算是好的了。”

“好,在下第二个问题,不知这四万流民到达安云县后,有多少粮食设置粥棚赈灾。”

“本县库存只有不到三千担粮食,只够三千人一个月的口粮。”

“知道了,那在下最后一个问题,我安云县自保有没有什么问题。”

“本县虽然只有五百可战之兵,但是本县加上老弱病残和县衙衙役,也有一千五百人可用,外出征伐可能无力,自保绰绰有余。”

随着曾子舟的三个问题问完,杨县令也没有催众人,留足了时间让众人想应对之策。

“杨大人,我王家想知道,如果我们出面赈灾安抚流民,需要做到哪一步,才算满意。”

“是啊!杨大人,四万流民,就是拼完我们所有人的家底,也是没有办法安抚的。”

“本县知道各位的顾虑,朝廷已经下令,如果出现动乱,各家可允许自行招募五百以内的乡勇护持自身安全,其他的各位能出力多少是多少,毕竟这四万流民确实超出了我安云县的能力之外,在自保有余的情况下,有多大能力出多大力,各位可以放心施展。”

这时曾子舟听到这话,意识到朝廷可能已经无力赈灾,才会颁布这种荒唐的命令,这也是他壮大之机,可以明目张胆的招募五百私兵,曾子舟确实动心了。

“杨大人,小人有三计大人和众家主,可以听听有没有可取之处。”

“曾家主请说。”

“第一计,我们可以先设置粥棚安定流民之心,分化流民建村,防止流民大量聚集暴乱发生。”

“第二计,我们可以让流民以工代赈,让流民帮我们开荒,挖掘渠道引水灌田,维修县衙,城墙等事宜,建设作坊做工,来用劳动换取粮食。”

“第三计,然后招募乡勇,加以训练,组织商队,把我安云县的特产运输到周边富裕的县城交易,在换取粮食,以备不需,彻底稳定流民之乱。”

“不知道大家,觉得怎么样。”

“好,曾家主大才,好一个分化流民建村安定人心,好一个以工代赈劳动换取粮食,好一个组织商队货物流通交易粮食,各位家主如何,还有没有补充的。”

“曾家主确实大才,这样我们也可以增加收入,也可安置流民,还可组织流民为我们做建设,一举三得,这样流民对我们来说那是越多越好。”

“佩服、佩服。”

“我等自愧不如。”

曾子舟的三计,得到了众人的认可,把这件可以说是灾难的事情,做成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这样谁还不全力的安置流民,不用再和以前一样发生,只知道剥削百姓,横尸遍野,易子而食的惨状。

“好,那就这样决定,曾家主有大功,这件事情,我绝对要上报朝廷,为你请功,这件事情做好,本县说不定也可以在进一步,本县在次多谢曾家主再造之恩。”

“杨大人言重了,请不请功的,就没必要了,如果事成之后,大人能给曾某谋个武职就行。”

“武职?曾家主武职在我朝可是不吃香的官职,现在只要有关系的出点钱就可以买个不大不小的武职。”

杨县令没想到曾子舟这么大的功劳只要个武职,这对他来说简直太简单了,要知道随便一个武职校尉也就几百两银子的事情,无非就是可领兵1000人,但是现在谁愿意自己掏腰包,领兵作战,危险又没有钱赚。

杨县令不知道的是,曾子舟就是想要获得兵权,在这种乱世,一个伟人说过一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只有兵权,才是乱世生存根基。

“杨大人,曾某在安云县能发展至今,可以说多亏了杨大人照顾,这也刚好给了曾某一个机会,回馈杨大人的恩德,曾某也不在意是个什么官职,只要有个官身,方便行事就行。”

“曾家主是个厚道人,这让本县羞愧难分,你放心曾家主,本县绝对给你某个好的武职,不然本县心难安。”

“那就多谢杨大人了,没什么事情,我们就先下去准备了,告辞。”

“好,曾家主,慢走,以后长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