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南泥湾,这穿衣戴帽,可不仅仅是为了遮羞避寒,那也是有讲究的!
不过,讲究归讲究,现实却是另一番景象。战士们身上的衣服,大多是缝缝补补,能穿就行。至于扣子?那更是五花八门,啥样的都有!
有的衣服上,原本的扣子早就不知道掉到哪个旮旯里去了,就用麻绳或者布条系着;
有的呢,干脆就敞着怀,任凭冷风往里灌;
这可不是战士们不讲究,实在是条件不允许啊!
那时候的南泥湾,物资匮乏,生活艰苦,别说纽扣这种“精细玩意儿”了,就连块像样的布料都不好找!
“哎,我的袖子又开了,这咋整啊?”一个战士看着自己袖口上豁开的大口子,犯了愁。
“用绳子系一下呗,还能咋办?”旁边的战士说道,“我这衣服上,都打了好几个结了!”
“这也不是个办法啊,这绳子系着,既不方便,也不好看啊!”
“要是有几个纽扣就好了,把这口子一缝,就齐活了!”
“纽扣?这年头,纽扣可是个稀罕物,比金子还贵重呢!”
一个老乡说道,“我这件衣服上的纽扣,还是我结婚的时候缝上去的,都珍藏好多年了!”
这天,吴龙到各处巡视,发现很多战士的衣服都破破烂烂的,有的甚至连个扣子都没有,就那么敞着怀,或者用绳子胡乱地系着。
“这可不行啊,这衣服都穿不好了,还怎么打仗、怎么生产啊?得想个办法,解决大家的‘纽扣问题’!”
吴龙把李位和赵连长叫到一起,商量对策。
“同志们,这纽扣的问题,咱们得重视起来啊!这衣服没有纽扣,穿起来不方便,也不保暖,还影响咱们的形象!咱们得想个办法,给大家解决这个问题!”
“吴教员,您有什么好主意?”李位问道。
“我琢磨着,咱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纽扣!这南泥湾虽然物资匮乏,但咱们可以就地取材,用木头、骨头、布头这些材料,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纽扣来!”
“自己做纽扣?这能行吗?”赵连长有些怀疑。
“咋不行?咱们南泥湾人,啥时候被困难吓倒过?”
“好!吴教员,我们都听您的!”李位和赵连长齐声说道。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纽扣制作运动”在南泥湾拉开了序幕。
“同志们,乡亲们,咱们现在要开展一项新的‘工程’——制作纽扣!”
吴龙站在高台上,对大家说道,“这纽扣虽小,作用可大着呢!咱们要把这‘纽扣工程’搞好,让大家都能穿上整整齐齐的衣服!”
“好!做纽扣喽!”战士们和老乡们都热烈响应,声音响彻云霄。
吴龙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可是,这纽扣该怎么做呢?用什么材料做呢?
“这做纽扣的材料,咱们可以就地取材。木头、骨头、布头,都可以用来做纽扣!”
“木头?这木头怎么做纽扣啊?”
“这还不简单,把木头切成小块,然后打磨成圆形或其他形状,再钻几个孔,不就是纽扣了吗?”
“这骨头也能做纽扣?”一个老乡惊讶地问道。
“当然可以!”吴龙说道,“这动物骨头,经过处理后,可以制作成非常结实耐用的纽扣呢!”
“这布头也能做纽扣?”一个女战士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