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八月份山里多了好多的菌子,也长成好多果子。果子有些青涩,有些却已经成熟。
&esp;&esp;院里的桂花也开了,桂花香气渐渐浓郁,闻嘉嘉深有感触。
&esp;&esp;魏岱上月月底从山里抱了个野蜂巢回来,蜂巢颇大,家里得到十多斤的野蜂蜜,表姨就说想做点儿桂花蜜吃。
&esp;&esp;这不,就等着本月月底或者下个月桂花再开盛点儿时“磨刀霍霍向桂花”呢!
&esp;&esp;闻春和闻萱两姐妹总算放假了。
&esp;&esp;两人课直接上到七月底,要多悲催有多悲催。中学甚至都比她们放假得早。
&esp;&esp;为啥呢?说是小学生人小胆子大,今年天气热得不行,怕他们会跑到河里或者湖里,这才把他们拘在学校中。
&esp;&esp;搞得两姐妹天天回来时都哭天喊地的,说要去上中学。上中学放假得早!
&esp;&esp;闻嘉嘉心说两人天真,人家中学生等八月份时还得统一去割稻谷呢,那才是真的累。
&esp;&esp;不过等两姑娘上中学时,这种传统活动除了乡县学校,城里学校大约就都取消了,她反正没听她妈说过当年她小时候需要农学的。
&esp;&esp;两姐妹放假后就放飞自我了,先是好几天都待在家里,可着收音机听。
&esp;&esp;然后就下河玩耍,整天摸一些螃蟹啊,蝌蚪啊的回来,说是带回来给小妹看。
&esp;&esp;“小妹好可怜的,都不能出门。”闻萱为闻小妹叫屈呢,觉得小姨管小妹管得太紧了。
&esp;&esp;闻嘉嘉点点她脑袋:“拉倒吧,明明是你自己想吃香辣螃蟹了。”
&esp;&esp;闻萱笑嘻嘻,露出缺了一颗牙的两排牙齿。
&esp;&esp;她步了姐姐的后尘,也开始换牙了。
&esp;&esp;之前还笑人家闻春来着,可她最近也被其他没有换牙的小孩笑。
&esp;&esp;真是笑人者,人恒笑之。
&esp;&esp;香辣螃蟹是最近家里桌上的常驻嘉宾,托两姑娘的福,闻嘉嘉每天都能啃两只螃蟹解解馋。
&esp;&esp;她还想着大闸蟹呢。
&esp;&esp;别说,来这里后吃大闸蟹是真方便,因为这里有蟹田。
&esp;&esp;虽说蟹田都在离此处几小时车程的外市,但相对来说,比老家方便得多。
&esp;&esp;魏岱还给她带来了好消息:“附近也有村子要搞蟹田了,集中搞,政府有补助呢,往后你再想吃大闸蟹就方便很多。”
&esp;&esp;闻嘉嘉:“……蟹田起码得好几年才能搞出规模来吧。”
&esp;&esp;“对,所以你还得等好几年。”
&esp;&esp;闻嘉嘉无话可说,这跟给驴吊几年的胡萝卜有啥两样,还好消息呢!
&esp;&esp;好在魏岱很给力,在菊花盛开之前,他搞到了一筐的大闸蟹。
&esp;&esp;这时候的大闸蟹相对来说是比较便宜的,他直接按筐买。
&esp;&esp;表姨瞧见都馋得不行:“我上回吃时,还是跟爹娘来吃的呢。”
&esp;&esp;夫妻俩一听顿时有点小愧疚,感觉勾起了表姨的伤疤。
&esp;&esp;可表姨很看得开:“我都这岁数了,哪里还会看不破生离死别啊,没事没事!有些事想起来是暖的,那就不算是伤疤。”
&esp;&esp;说着就撸起袖子开始清理大闸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