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值达2800亿美元;而中国钢产量为60万吨,工农业总产值为人
民币446亿元(折合美元100亿)。美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最先
进的军火工业,掌握有原子弹,仅各种弹药每年的年产量就达数百
万吨。不要说中国,就是被视为中国后台的苏联,当时的工农业总
产值也只有美国的1??3,虽然也有原子弹,但却难以打到美国的本
土。从双方军队装备来看,美军一个军拥有火炮1428门,汽车约
7000辆,坦克430辆,此外,朝鲜战区内还有1100架作战飞机和
300艘舰艇;而人民解放军一个军拥有75毫米以上火炮198门,汽
车约120辆,没有坦克,也没有海空军掩护。作为这次战争的始作
俑者,苏联也不愿因援助朝鲜而冒与美国发生冲突的危险,只是通
知中共中央:&ldo;金日成同志到中国东北组织流亡政府。&rdo;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出这样的决定,&ldo;英明决策&rdo;、&ldo;非凡气魄&rdo;
等等字眼都难以通达其意,尽传其神。
谁来想个更好的?
30多年后的1986年10月,美国兰德公司研究员乔纳森?波拉
克先生在为北京举行的中美关系学术讨论会提交的论文中说:
&ldo;北京决定参加朝鲜战争是受形势的支配,而不是按计划。&rdo;
1989年5月5日,美国军事历史学家约翰?托兰在中国人民解
放军军事科学院与他的中国同行们交流时说:
&ldo;中国出兵朝鲜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的。如果苏
联打到墨西哥,那么美国在5分钟之内就会决定出兵。&rdo;
1994年,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道:
&ldo;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将会
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最起码,他没有理由去做出相反的结
论。&rdo;
此语信然。
第六章
面敌生虑斯大林突发变计
临危受命彭德怀阵前运筹
山高路远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