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本文,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自己的爱好,我是个新手,只会低头码字,不会在网站上打广告,在圈子里没有什么朋友,但是,本文凭自身的长处赢得了一帮读者支持,这我已经很满足了。
有读者朋友问,这本书是不是读者本人的自传,我在这里郑重回答,这书不管像不像小说,但作者是按照小说来写的,是小说就有杜撰的成份,不过,里面有些东东还是真的,是作者本人亲身经历过的,至于哪些是真哪些是假,还请读者大大们通过读书自己去判断。
作品已码了近四十万字,想来也不容易,很为自己的这种坚持骄傲,我会继续码下去,不管发生什么事,一定要给支持本书的读者大大们以及自己一个交代。
衷心希望大家踊跃支持作者,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这是作者前进的动力。
谢谢大家!
致歉
更新时间2008-10-301:22:31字数:52
这几天工作实在太忙,白天晚上都加班加点的,所以没有上传新内容,请各位读者大大原谅!以后争取尽量补上。
郁闷
更新时间2008-12-2311:59:23字数:187
有读者大大反映,本书已被地摊文学盗版,并且署的是刘猛老师的名字,确实有点郁闷,所以这段时间更新少了点,请大家原谅。
第三卷即将完工,下面还有第四卷,如果读者大大们一如既往地支持,还可能有第五卷甚至更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以后的内容越来越对各位的口味。
作者在此再次重申,本书系有心栽柳原创,别人的名头就是再响,也是不敢冒的。
谢谢大家支持!
写在后面的话
更新时间2009-5-2911:08:44字数:647
早在一个月前就与编辑大大谈过,他的意思是本文可以尽快完本了,自己想想也是,再写下去似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于是就听从了他的话,匆匆完稿了,因为文章架子拉得过大,收拢起来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本文的最后两章显得有点突兀,多少给人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但是没办法,也只好将就了。这点还得请大家原谅。
本书是在去年的5月25日开始上传的,到现在已经整整一年,全文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对于我这样一个新手来说,个中酸甜苦辣,实不足为外人道也。对作者而言,本书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什么物质上的收益,但是,自己认为精神上的收获还是有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给自己增加了信心,证明自己还能写书,以前可是连写封信都觉得很难下笔的;2、锻炼了自己的意志,一年下来,自己好像基本上还能坚持,对我来说,这已经很不容易了;3、码字的过程虽然有点苦,但其中也有甜,尤其是当你完全沉浸在故事之中的时候;4、感觉到了读者大大们的热情和认真,对于网络小说有了一个全新的看法。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
通过本文的写作,作者还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经验,并有再写下去的想法,现在最缺的是时间,本职工作内的事实在太多,经常加班加点的,等时间上松一点,作者还会继续写,至于具体题材,目前还没最后定,但应该不会是军文了。到时还请读者大大和编辑大大们支持。
最后,再次感谢热情支持鼓励我的读者和编辑们,感谢你们一年来对本书的关注和对本人的支持,可以说,你们是作者一直写下去的动力!
再次谢谢你们!
第一章死亡阴影(1)
更新时间2008-5-2512:22:29字数:4658
时近中午,黎杰静静地躺在c市医科大学附一院血液科的病床上,表面上很平静,心里却一直翻江倒海的。死亡的阴影象一张巨大的网,把他整个人罩住,让他喘不过气来。
旁边的床已经空了。今天早上还有人在,可是现在却空了,因为床上的人已经死了。那人患的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早已病入膏肓,并发了全身多处感染及出血。经过了不长不短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最终还是没有摆脱死神的魔掌,终于在痛苦与绝望中悄然逝去,他才32岁。
一个小时前,那时他的女朋友王丽已经离开了。邻床的病友突然病情加重,一堆医生和护士忙忙碌碌地抢救了好长时间,结果是回天乏术,只好宣布死亡,然后在家属的哭哭啼啼中,尸体很快就运去太平间了,只留下了一张寂静的床。病友的死给了他极其沉重的打击,他当时就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从病友的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不久之后的命运。&ldo;人的生命有时候太脆弱了。&rdo;他这么想。
黎杰是医科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他是一周多以前住院的,住院的原因是高热。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医生是什么药物都用上了,什么手段都使上了,可他的病情就是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始终是高热不退。
今天早上,主治医师带了一大帮下级医生、实习医生前来查房,他一点也不顾及患者和陪护的感受。当着黎杰和女朋友王丽的面,他对着那帮似懂非懂的跟随者侃侃而谈,分析着黎杰的病情。别的什么黎杰都记不住了,但有一点他记得很清楚。主治医师当时说,对于这种长期发热的病人,应高度怀疑白血病,并且列举了一大堆的支持点,好像还说目前已有了最说明问题的一个指标,那就是血液中粒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