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绊惹春风(双重生)
&esp;&esp;作者:红笺小笔
&esp;&esp;
&esp;&esp;死亡是什么感觉呢?
&esp;&esp;快到她没来得及回头看他最后一眼。
&esp;&esp;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
&esp;&esp;思绪消亡的过程却又如此漫长,短暂的二十二载人生,一帧帧在兰殊眼前,走马灯似的闪过。
&esp;&esp;“宁娶五姓女,不入帝王家。”
&esp;&esp;至魏晋朝始,“李、崔、卢、郑、王”五姓便是高门望族、上流之士的象征。
&esp;&esp;族中女儿个个才貌双全,秀外慧中,一旦涉及谈婚论嫁,比之金枝玉叶,还受世人追捧——娶金枝玉叶还得当祖宗供着,五姓女名气可媲公主,却个个都是体贴贤惠的可人儿。
&esp;&esp;大周时期,五姓七望已经到达了士族的巅峰,满朝文才武俊对于迎娶五姓女趋之若鹜。
&esp;&esp;其中,清河崔氏之女,贵为首选。
&esp;&esp;而她,崔兰殊,是崔氏肃长公主与大周唯一异姓王秦葑的独子秦陌为妻。
&esp;&esp;彼时秦陌年不过十六,比之大周男子及冠成婚的习俗年龄,尚小许多。
&esp;&esp;是以不少人称道:“崔兰殊不愧是崔氏肃长公主难抵物是人非,选择了回宫寡居。
&esp;&esp;王府荒废数年,直至秦陌作质归来,方才重启故居,下令修葺,成了后来的洛川王府。
&esp;&esp;在这之前,秦陌一直暂居在太子表哥李乾的府中。
&esp;&esp;她与他少时的盛大婚宴,就是在东宫办的。
&esp;&esp;较之东宫前院的雕梁画栋不同,秦陌独住的这处小院,两室一厅,构局极小,颜色素朴寡淡。
&esp;&esp;刚嫁过来时,兰殊还纳闷了阵。
&esp;&esp;后来听邹伯解释,始知秦陌挑选这处简居,正是他刚从突厥作质归来的时候。
&esp;&esp;那时他在异国他乡遭了太多迫害与暗杀,犹如惊弓之鸟,只想僻静独处,不喜宽敞纷杂。
&esp;&esp;兰殊当时嫁得心甘情愿,听来只有心疼,全不介意与他在此蜗居,精心打理着他们的麻雀小院,来年一开春,就往那碧波池里撒了把芙蓉种子,开了一池的繁花,姹紫嫣红。
&esp;&esp;仿若一幅雅致的水墨画,横梗一笔浓彩,看得秦陌频频蹙眉。
&esp;&esp;长公主为他们择了冬日最吉的日子成婚,此时屋外寒风瑟瑟,飞雪肆虐,冷意朝着她的衣襟袖口里不断侵袭。
&esp;&esp;兰殊冷不丁打了个哆嗦,似如一场大梦惊醒,不由捂紧了狂跳不止的心房。
&esp;&esp;银裳瞧她脸色不对,关怀地朝她走前两步,“姑娘,要不别等了,我看姑爷这架势,今晚是不打算让我们进屋了,你自小身子弱,别委屈自己”
&esp;&esp;兰殊凝视着银裳尚且稚嫩鲜活的脸,怔怔出了好一会神,莲步轻移,伸出手,想去触碰她红扑扑的腮边。
&esp;&esp;奈何身躯冻得有些僵硬,一时没缓过来,加之身上的礼衣多层厚重,兰殊刚抬步,不慎踩到了素纱中单的裙摆,一个趔趄,竟直接扑在了雪地上。
&esp;&esp;头顶上隆重的珠翠团冠猛地一晃,叮铃作响,兰殊有些难堪。
&esp;&esp;而银裳,不愧是她贴心肝的丫鬟,一点没想过来扶她,转头就朝着屋门一阵狂拍:“不好了,新娘子受寒过度,晕倒了!”
&esp;&esp;银裳一壁敲着,一壁还向她投来赞许的目光。
&esp;&esp;兰殊:“”
&esp;&esp;换作上辈子,兴许她就顺势而为了。
&esp;&esp;如今,她如何能叫屋中人瞧见她这般狼狈的模样。
&esp;&esp;幽幽沉沉的黑夜,飘着斑斑驳驳的白雪。
&esp;&esp;大婚之日,他们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初雪。
&esp;&esp;银絮飞舞而下,媒婆当时笑开了花,连喊大吉大利。
&esp;&esp;全然不知这场雪,险些冻死了洞房外的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