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那乌罗岚整整比圣人大了三岁呢,都出双十,算是老姑娘了,亏她有脸提出来要同圣人成婚。”
&esp;&esp;“此等不知廉耻的女子,和沈妹妹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一星半点都比不得。”
&esp;&esp;“中宫之位竟让她那种人夺了去,当真是老天爷不公平!”
&esp;&esp;她们说的正是气愤,忽而身后,来了一声温温柔柔的狐疑声。
&esp;&esp;兰殊握着纨扇,语气里尽是困惑,看向她们的眼神,却是直直而透射人心,“姐姐们都在说什么?为何兰殊不记得有那么一道诏书,说过皇后娘娘一定不能比圣人大,或是写明了大周的皇后娘娘,一定姓沈呢?”
&esp;&esp;话音一圃,四下登时鸦雀无声。
&esp;&esp;女眷们面面相觑,心知肚明,续纳沈家女一说,虽传得沸沸扬扬,从始至终,都不过是坊间的流言蜚语。
&esp;&esp;她们便是想要据理力争,谁又敢杜撰出肃长公主的午乏可解了没有。
&esp;&esp;一回首,却见不远处的假山后,施施然走出来一个人。
&esp;&esp;乌罗岚一身的异服短打,着意看了她一眼,提起唇角,张开双手,扬手佯作拂过广袖般,给她行了一个大周的揖。
&esp;&esp;兰殊愣怔了下,四目交汇,两人相视笑了开来。
&esp;&esp;另一厢,沈幼薇仰着脖子从兰殊身旁离去,脚尖刚转,却见到了垂柳下,公孙霖不知何时出现在了那儿,正悄然观察着她们这一厢。
&esp;&esp;沈幼薇自小崇拜公孙霖,托沈大相公上门游说过不知多少次,恳求她收她为徒。
&esp;&esp;这会乍然遇见,沈幼薇满心欢喜,紧着扶了下头上的珠钗,正正端着淑女的样子,想要上前行礼问候。
&esp;&esp;刚走近几步,却见公孙霖的目光,一直在眺望着她身后的兰殊。
&esp;&esp;那温润和蔼的目光中,暗含着一丝难能可贵的笑意与欣赏。
&esp;&esp;沈幼薇从来没见过公孙霖对哪个小姑娘流露过这样的眼神。
&esp;&esp;转眼,只见公孙霖敲了敲手上的白梅折扇,一眼都没有留意到她,负手离去。
&esp;&esp;
&esp;&esp;章肃长公主娘娘的生辰一过,乌罗岚与赭禾一众来使,将于四月底启程回高句丽,乌罗岚需要回国卸下政权,还需拜别她的祖父高句丽大王。
&esp;&esp;待盛夏时节,帝后大婚,乌罗岚再入京,身后随来的便是送亲队伍了。
&esp;&esp;当年得知逻逻与大可还受害,乌罗岚及时带着旧部逃离,便是一瞬的当机立断;后来高句丽内部生乱,她勤王护驾,也是即刻召集军队入城;如今嫁入大周,亦是她不过一夜的果决。
&esp;&esp;乌罗岚行事不好犹疑,却也不愿糊涂。
&esp;&esp;临行前,乌罗岚特地入御书房寻了李乾,除去联姻之事,也有意将婚后的诸多事宜,一并同他商议一番,探一探彼此的底线。
&esp;&esp;主要是亮明她自己的底线。
&esp;&esp;其中包括她的领地,部落,军队,哪些她可以放权,哪些她需要保留。
&esp;&esp;“我知大周娶我不过是一时权宜之策,待日后天下太平,你的辅臣们指不定会怎么攻讦我是外姓女。我也不贪图你们的皇后之位,今朝同仇敌忾,我们联盟,待杀了颉利禄,我会自请退位,回到我的草原里,自由自在的生活。”
&esp;&esp;对此,李乾微蹙了下眉梢,未置可否。
&esp;&esp;而后便是这短暂的中宫之位,哪些她该管,哪些她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