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一旁合起账本的徐青衣似乎眼中若有所思,似乎明白了过来。
&esp;&esp;药材的收购季节,一般多在于春季、夏季、秋季。
&esp;&esp;这三个季节的气候适宜,有利于药材的生长和采摘。
&esp;&esp;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许多药材开始萌发新芽,此时的草药质量最佳,营养成分也最为丰富。
&esp;&esp;而秋季则是收获的季节,药材经过夏季的生长,已经成熟,采摘下来的药材质量也相对较高。
&esp;&esp;因此,这三个季节过后,都会有一波药材的收购,如今十月,早已经入冬了,秋季收上来的药材,也差不多炮制好,采药人要拿来药铺换钱。
&esp;&esp;这个时间段,应该是仓库忙碌的时候了。
&esp;&esp;不多时,便陆陆续续有人推着独木车或是挑着担子、背着蛇皮袋,熟门熟路的来到后院仓库前面的空地上。
&esp;&esp;这些人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都是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将自己家里炮制好的药材卖给回春医馆,来人也都十分的自觉,各自排好了队伍。
&esp;&esp;“小李师傅、小张师傅,现在可以开始了不?李师傅哪去了。”不多时,来人越来越多了,一位上了年纪的大爷小心翼翼的朝李力和张成两人问道。
&esp;&esp;“我去叫李师傅去。”
&esp;&esp;“要不我来?”徐青衣出声道。
&esp;&esp;“你……?”
&esp;&esp;“就你来,今日我来给你打下手了。”不知何时,李师傅从外走了进来,搬着小桌子、板凳来到仓库门前的空地上,翻开新的空页账本,一手执笔了起来,抬头看了一眼徐青衣,示意她开始鉴定、收购定价的药材。
&esp;&esp;李力和张成两人见状,一人拿着大称、一人拿着木棍在一旁候着,也准备秤药材了。
&esp;&esp;“大爷,你先来。”徐青衣见今日李师傅把验收、鉴定定价药材的活儿教给她,便知道李师傅打算考验自己,徐青衣淡然一笑。
&esp;&esp;自己五官变异,一看二闻三尝,还能够看走眼,那就见鬼了,自己认真起来,怕是李师傅都要跪了。
&esp;&esp;“李师傅,她行么?”那大爷见鉴定定价药材的活儿交给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后,那大爷有些心慌,捏紧蛇皮袋口子,就是不让徐青衣看。
&esp;&esp;“我年纪小,见识不足,到时候看走眼,定高了价钱,对你们不是有好处的。
&esp;&esp;好处送上门了,你们还不要,那还是让李师傅来了。”徐青衣心中一动的道。
&esp;&esp;“大爷,赶紧让人家小师傅鉴定定价药材了,我们还赶着回去呢?”
&esp;&esp;“就是就是,别看人家小师傅年纪小,就小觑了去,指不定人家厉害着。”
&esp;&esp;“就是就是了。赶紧的,你不来的话,我先来了,我可不怕,真金不怕火炼。”
&esp;&esp;这群采药人一听徐青衣这话,觉得有理了,顿时起哄,巴不得徐青衣鉴定定价药材,到时候看走眼了,定高些价钱。
&esp;&esp;“这是苍术,三年收最好,但是看着品质最多只有两年。
&esp;&esp;将根挖出后除去茎叶及泥土,晒至四五成干时装入筐内,撞掉须根,即成黑褐色,晒至六七成干时,再撞一次,直至大部分老皮撞掉后晒至全干时,撞:打算
&esp;&esp;“防风,毛须未去干净,颜色暗黑,又干,应该是为了快点晒干,在阳光底下暴晒过。
&esp;&esp;不知道防风不能够暴晒的吗?次等,定价六文钱一斤。”
&esp;&esp;“丹参,你用水清洗了,丹参挖出来忌水,不入品,两文钱一斤。”
&esp;&esp;“决明子当荚果变成黑褐色时分批采收,你这颜色不对,采收早了,次等,五文钱一斤。”
&esp;&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