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都是些官场上的事情,要是说起来平常人最关心的,就要说这南京城的烟花之地了。
南京为六朝故都,素有&ldo;北地胭脂,南朝金粉&rdo;之誉。衣冠文物,甲于江南,白下青溪,桃叶团扇,冶艳名姝,不绝于史。早在洪武初年,朱元璋就敕令建造轻烟、淡粉、梅妍、柳翠等十四楼以容纳官妓,风流天下,盛极一时。过了一二百年,到了隆庆年间,这秦淮河畔的莺花事业,越发的蓬勃了。从武定桥到利涉桥,再延伸到钓鱼巷,迤逦以至水关临河一带,密簇簇儿地一家挨着一家,住着的莫不是艳惊江南的名妓。这些女史们的居所称作河房,亦称河楼。凤阁鸾楼都构筑得极为精巧华丽,雕栏画槛,丝幛绮窗,看上去宛如仙家境界。
早就在路上我就向郝标打问清楚了,这一带出名的河楼,虽然有几十家,但其中最叫响的,莫过于停云、擎荷、倚翠三家。皆因这三座楼的主人,都是色艺双佳、技压群芳的当红名妓。公子王孙,豪门巨贾,到了南京,都想登门造访,一亲芳泽。因此,想得到她们的眷顾,都得提前预约。单说这倚翠楼的主人,叫柳湘兰,与她的约会,都订到一个多月以后了。郝标对之格外推崇,夸其是人间少见的美色,不过我更加关心的是南京城中一个最为有名的商人古应春是这个依翠楼的常客。
古应春在南京城就好比是京师中的张志栋,这个古应春是一个非官非儒却本事通天的人物,听郝标所说他和朝廷中不少大臣都扯得上干系。这更加让我坚定了要见他一面的决心。
第七十一章远行(2)
在这南京城中,说起古应春来,那是响当当的人物。就看自己南京城最为繁华的的街道上,两边的店铺有不少的是古家的产业。不过听郝标说,钱庄才是古应春的本业,古家的永发银号在全国的商界都有着不错的信誉。
我们一行人先找了个客栈住了下来,歇息了一个下午,才洗漱一番想要出门领略一下南京城的风月,这是以前从未想过的事情,可是到了这个世界后,自己的心性在不知不觉间有了很大的变化,对人生中的许多东西自己都由以前的随遇而安,变得积极了。
青凤见我要和郝标出去,就问道,
&ldo;你们要去哪里呢?&rdo;
我当然不能告诉她自己是要去依翠楼喝花酒,于是就扯谎说道,
&ldo;去见一个人,他是这应天地面上响当当的人物,咱们来到了应天,怎么着也得去拜谒一下,说不定以后咱们还要求的着人家呢。&rdo;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向她解释这么多,也许是因为她是凤鸾的妹妹吧,我也只能这样说了。
听完我的话,青凤虽然不尽然相信,可是毕竟这是外面的事情,她也不甚了解,只是嘱咐道,
&ldo;那你自己在外面小心。&rdo;
&ldo;知道了。&rdo;
说完后我和郝标一起出了客栈,收下银子的店小二早就找好了马车在外面等着我们。上了车,郝标才说道:&ldo;我说老弟,那个青凤是你什么人啊?&rdo;
看样子郝标对我和青凤之间的情况也很感兴趣。
&ldo;那是我家夫人的妹子,她自幼跟随江湖上一位世外高人,所以身怀绝技,这次出行我家夫人让她跟随着我,就是想要她保护我。&rdo;我苦笑着说道。
&ldo;保护?哈哈!我看现在你是被监管起来了,看样子你这小姨子对你可是很有意见啊。&rdo;看我一脸的苦相,郝标打趣我说道。
对郝标的话,我只有当作没有听见。依翠楼离我们所在的客栈相距并没有多远,坐在车上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就已经到了武定桥,莺莺燕燕的声音就从外面穿了进来。
也亏得郝标在这南京城中还有些门路,所以能临时的挤进去。不过想来也少不了多使些银子。
天尽黑了,倚翠楼中,已点起了亮丽的宫灯。我们和柳湘兰坐在楼上厅堂里,在厅堂中我却看见了一个自己很熟性的物件,那就是自己的水晶坊所出产的银镜。银镜挂的很高,一看就知道只是为了装饰而已。
看起来郝标是这里的熟客,郝标和我坐在桌子旁边,而柳湘兰却站在了窗子旁边,郝标和柳湘兰两个人荤一句素一句地扯着闲话儿。而我自己却自己坐在了一旁,本来也有妓女围着自己的,可是我想到家中的众女,我不由的就意兴尽去,再加上平时看惯了凤鸾月娘娇美的容貌,再看这依翠楼中的姑娘,虽不能说都是些庸脂俗粉,可是即使是这柳湘兰和自己家中的韩湘兰相比也好差上好多,所以我只是在边上看着郝标和柳湘兰在一旁打情骂俏。
那柳湘兰十七八岁年纪,眉如新月,肤如凝脂。穿着一身西洋布面料制成的洁白衫裙,还梳了一个别出心裁的高高的发髻,一朵嫣红的玫瑰斜插其上,站在窗前,犹如玉树临风。一颦一笑,无不妩媚动人。
&ldo;郝老爷,不知道这位老爷是干什么的啊?怎么干干的坐在那里也不说话呀?&rdo;柳湘兰撒娇的说道,想要探听我的消息却不留痕迹的,不愧是这南京城中当红名妓。有这样的玲珑心也难怪能在男人间游刃有余。
&ldo;这位仇老板现如今在京师是鼎鼎大名的,&rdo;郝标扫了一眼柳湘兰的楼堂中那面银镜,&ldo;喏,&rdo;一撇嘴,接着说道,&ldo;那就是仇老板作坊的东西。只可惜他中了小人之计,虽然后来人没什么事,可是作坊却关门了。&rdo;郝标本只是想要将我介绍给柳湘兰的,可是看样子,郝标是动了真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