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杜甫评传莫 > 第95章(第2页)

第95章(第2页)

之!”(《读杜心解》卷四)含蓄、曲折使杜诗深沉隽永,一唱三叹,也就

是说,构思的深刻是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深沉内涵。赵翼论杜诗说:“盖其

思力深厚,他人不过说到七八分者,少陵必说到十分,甚至有十二三分者。

其笔力之豪劲,又足以副其才思之所至,故深人无浅语。”(《瓯北诗话》

卷二)这段话正说出了上述两个层面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层面是凝聚在诗歌中的感情和思想。《尚书?舜典》云:“诗言

志。”《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

中而形于言。”后人对“志”的解释不尽相同,我们认为“志”本指志向、

志意,其引伸义则可泛指思想。“情”当然是指感情,“志”和“情”实际

上包涵了诗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也即诗人的整个内心世界。1闳其中者肆其

外,诗人的内心世界越是深沉,诗歌的风格也就越深沉,借用赵翼的话说,

就是“深人无浅语”。我们在第一章第二节中说过,杜甫对儒学的核心内容

——“仁”的思想终身伏膺,须臾不离,他热爱生活,热爱亲友,热爱人民,

热爱祖国,也热爱天地间一切生命和一切美好的事物,而且爱得深沉,爱得

刻骨铭心。梁启超在一次演讲中把杜甫称为“情圣”(《情圣杜甫》,《杜

甫研究论文集》一辑),决非虚语。当然,仅仅具有深挚的感情还不一定形

1孔颖达《左传正义》(昭公二十五年)云:“在已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我们认为诗歌的言

志与抒情两个特征确实密不可分,但是情和志的内容还是有所区别的。

成沉郁的风格,如果杜甫一生都在开元盛世,那么杜诗也许会象李白诗一样

的飘逸,可是正象我们在第一章第四节中所说的,杜甫受到了时代的“玉成”

——他的一生主要是在“万方多难”的时代度过的。从旅食京华到漂泊湖湘,

杜甫的生活是艰难困苦的,他的亲友离散四方,他的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的祖国饱受战乱的蹂躏,甚至天地间一切生命和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受到了

损害和破坏:白鱼困密网,百鸟也在罗网,树木或枯或病,连雄丽的蜀山都

蒙上了凄怆之气。总之,杜甫以满腔的爱心去拥抱的正是一个疮痍满目的外

部世界,所以他的爱中充满着同情、悲悯、惋惜、是一种浓烈而又沉重的感

情。而且,正如孔子所云,“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