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乍看着,品性倒还将就。&rdo;范聿看着孟溪离去的方向,满脸思索的样子。
&ldo;随儿要真有这个心思,我看你还笑不笑得出来。&rdo;殷六见李凤宁一副当她不存在的样子,也就不再多说,&ldo;对了,你什么时候走?&rdo;
&ldo;当然越早越好,&rdo;李凤宁这才回转过来,&ldo;去燕州走水路快,再冷下去河水结冰,我可不想把时间全花在路上。&rdo;
&ldo;要在外面过年?&rdo;范聿眉头一皱。
&ldo;再说吧。&rdo;李凤宁一副神情轻松的样子,&ldo;我那间屋子就麻烦两位姐姐了。&rdo;
&ldo;这丫头,就只有求人干活的时候嘴甜。&rdo;殷六对范聿说,&ldo;反正也不只是为了你,正好也看看刚才那段木头品性如何。真要跟你说的一样,倒是可以考虑随儿跟她的事。&rdo;
范聿也点头道:&ldo;随儿是我亲弟弟,我自然上心。&rdo;
&ldo;那就多谢两位姐姐了。&rdo;
第74章拂春堂
东临大海与交错河网为燕州带来丰富的水产,而平坦的地势和温暖的四季又丰实了谷物的产量。与赤月粮仓之名共同传遍天下的,是燕州富庶安乐的名声。
而作为一州首府的宁城,且别说那雕梁画栋高楼广厦,单只朝那花街柳巷的销金窟里瞄一眼,也能知道与京师安阳只怕不遑多让了。
宁城西南的碧月巷,拂春堂。
纵然外头是一水的青瓦白墙,这到底还是城中最大的伎馆。只是南边到底与北方不同,即便寻欢作乐也要讲个雅致意趣,这拂春堂自大门起就不见大红大紫的颜色。堂内小倌们说话固然轻言细语,就连小厮也一个个地清秀水润,真真是□□满园只待拂弄了。
十一月上旬,洇洇细雨的傍晚。
如今尚没到结冰的时候,斜风之下的细雨最让鸨父头疼。打着伞也遮不了多少,雨里走一会就能濡湿半身衣裳,再然后南方特有的阴湿便会顺着水汽钻进骨头里,叫人半天都缓不过劲来。除了那些兴头上的客人,譬如萧家那位大小姐,只怕熟客都不愿意多来。鸨父正烦恼着,门口走进来一个年轻的客人。
这人进门时用折扇挑起木头的珠帘,一步跨进来后抬头,顿时叫鸨父眼前一亮。
照说能上青楼洒银子的就没有穷酸,内里人品再差,穿金戴银捯饬干净了至少有个面上好看。可眼前这人却真是有些不同凡响。容貌上头自然是没话说,那一双眼角微挑的凤眸更妙。笑时自然恍若春水,若是怒了,只凭那双眼睛就平添三分威势,待到现下这眉头轻蹙的模样,便是见惯了人的鸨父也一时揪起心来。
&ldo;您先暖暖身子。&rdo;鸨父拦住小厮,自己接过他手里暖过的果酒,凑了上去。
&ldo;这天气,&rdo;进来这客人语声里满是不乐意。她一口饮尽杯中的酒,将杯子推回鸨父手里,掸掸半潮的袖子,&ldo;出个门口就得多带一身衣裳。&rdo;
&ldo;咱们这地方就是这样,&rdo;鸨父仿若见过这人不知多少回似的,一边引着她朝里走一边说,&ldo;倒不如北方那里下雪来得痛快。&rdo;
客人似笑非笑地瞄了鸨父一眼,却没接话。
&ldo;您看这里如何?&rdo;
鸨父将人引到了隔间里。
这隔间虽然没有门却有屏风,里边却是坐地的暖席,配着矮桌凭几,看着居然颇有古风。于是那客人也不由诧异,对着鸨父一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