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凤宁天下 小叉 > 第135章(第1页)

第135章(第1页)

外间都说她自小由外祖母教养,都说那位翻手为云的殷大人致仕之后对她期许甚高,所以专心教养她。

这话虽然不能说错,却只对了一半。

李凤宁垂下眼眸,没说话。

&ldo;她到现在还没明白过来。&rdo;殷悦平朝后一靠,不知怎么的,声音里突然多了点虚无缥缈的味道,&ldo;做太女跟做皇帝不同。太女要平和大度,而做皇帝,却不能没点锐气。&rdo;

李凤宁后退了两步,坐回了榻沿上。

&ldo;就在你刚出京那会,燕州太守上折说去年大水冲坏官仓,损了三成的存粮,然后先求免去年的田赋,再求拨银去修堤坝和官仓。&rdo;殷悦平冷笑一声,&ldo;她做惯了好人,又逢登基之前,竟是斥责几句就准了。&rdo;她抬手拿起茶杯抿了口,语态悠闲到了十分,表情却也嘲弄到了十分,&ldo;随后又听礼部的人乱说话,说什么历来登基要大赦,如今天下太平应再免田赋丁口以显天恩。&rdo;她嘿笑一声,&ldo;这天恩才显出口没几天,户部和兵部的就找上门去当着她的面打起擂台,一个伸手要粮,一个摊手装光棍。&rdo;

李凤宁抿了下唇。

她不在京师,这些自然都不知道。

&ldo;你那道折子一上,不止一巴掌甩在燕州太守脸上,连户部和兵部也都太平了。&rdo;殷悦平抬眼直视着李凤宁,&ldo;但你今天去见她,她有称赞过你吗?她不想想你是拼了命才搜出这五百万石米粮,却装什么贤明样,听那些言官胡说八道什么你还年轻不可恩赏过重。&rdo;

李贤是国之储贰,她被立为太女的年头,比李凤宁的年纪还大。

自小在东宫书房进进出出,李凤宁自然明白李贤绝对不是个昏庸无能的人。而造成殷悦平所说的这种局面,绝对不会因为李贤经验少。二十多年的太女已经将仁和大度已经刻印进她的骨子里成了她的下意识反应之外,李昱晚年为了避免姐妹阋墙,着意培养另外几个女儿的时候,也相对减少了太女必须接触到的政务。这一点,也只有一直在勤诲斋进出的李凤宁才看得最明白。

至于还有一些,只怕是李贤对她&ldo;终于&rdo;不再是太女而有些……

太高兴了吧。

想到这里,李凤宁愈发觉得索然无味,&ldo;小六,她到底是……&rdo;

&ldo;她到底跟你一个姓,我知道。&rdo;这句话,殷悦平说得平静无比,&ldo;我只是怕你这个傻子白白替她拼命。恶名你背,甜头她尝,放到现在已经是第二回了。&rdo;她意犹未尽地比了个&ldo;二&rdo;的手势在她面前晃了好几下。

李凤宁一呆,叹笑,&ldo;我知道了。&rdo;

殷悦平对着她一挑眉,一副不信的样子。

&ldo;不就是少做多拿么。&rdo;李凤宁说,&ldo;先把我该得的郡王爵位给拿到手?&rdo;

&ldo;就那点出息。为什么不是亲王?&rdo;

第114章随儿还

一甲子之前,满赤月无人不知的殷大人也不过是个无名小卒,所以这殷家与寻寻常常就能上溯个十几代的世家不同。由于殷府是左一片右一片扩出去的,自然也就无甚规制可说。也于是从殷府花园隔了一块出去自立门户的范宅虽占地不小,却也说不出来什么几进几出。

因两家之间的院门一直不曾封死,也于是李凤宁去范家根本不用朝外绕行,直接穿过院门就是。虽然她不是去看望范母与范父的,可去了人家的家里,也不能当人家长辈不存在。所以李凤宁先去了正房,与范父上官氏闲话几句后便告辞出来。

&ldo;殿下请留步。&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