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古代大儒 > 第142章(第1页)

第142章(第1页)

《原道》一文中,他征引《大学》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

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试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诚意

者,将以有为也。

指明儒学有体有用,异于佛、老之空虚不实。韩愈对《大学》的推崇,在中国

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陈寅恪先生在《论韩愈》一文中评价说:

退之首先发见《小戴记》中《大学》一篇,阐明其说,抽象之心性与具体之政

治社会组织可以融会无碍,即尽量谈心说性,兼能济世安民,虽相反而实相成,天

竺为体,华夏为用,退之于此奠定后来宋代新儒学之基础,退之固不世出之人杰,

若不受新禅宗之影响,恐亦不克臻此。又观退之《寄卢全诗》,则知此种研究经学

之方法亦由退之所称奖之同辈中发其端,与前此经诗著述大意,而开启宋代新儒学

家治经之途径者也。

陈寅恪评韩愈发明《大学》之旨着重于三点:其一是受新禅宗之影响;其二是

奠定新儒学之基础;其三是开启新儒学治经新方法。这是非常中肯的。

韩愈在革除儒学积弊,发明正心诚意之旨,直指人伦的同时,提出了一种新人

性论,即&ldo;性三品&rdo;说。

韩愈在《性论》一文中,对以前各家的人性论作了总结。他开宗明义地给&ldo;性&rdo;

&ldo;情&rdo;下了定义: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

也就是说,&ldo;性&rdo;是先天就有的;&ldo;情&rdo;是后天所得的。性、情二分法是从董

仲舒那里继承下来的。接着,他提出了自己的人性论:&ldo;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

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rdo;

关于性分上中下三品,韩愈解释说:

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

恶焉而已矣。&rdo;

可知,韩愈所谓上品之性,只有善而无恶;中品之性,则可以善,也可以恶,

关键在于引导;下品之性,则只有恶而无善。这样,韩愈把&ldo;性善&rdo;论,&ldo;性有善

有恶&rdo;论及&ldo;性恶&rdo;论统一在&ldo;性三品&rdo;说之中。他批评前人说:

孟子之言性曰:&ldo;人之性善。&rdo;荀子之言性曰:&ldo;人之性恶。&rdo;扬子之言性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