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其声势便日渐下降,虽有门弟子杨时等数人继承师说,但他们基本上只能谨
守师传,缺乏创新精神。特别是经过&ldo;靖康之乱&rdo;的冲击,理学便走入低潮。在南
宋王朝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势下,不少的理学传人虽然孜孜于其道,但并未出现冒尖
人物。胡宏的学术生涯,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的。在当时,与胡宏同时从事理
学活动的还有李侗和罗从彦等人,但他们的成就都不及胡宏显著,正因为如此,
《宋元学案、》的作者之一的全祖望评论说:&ldo;绍兴诸儒所造,莫出五峰之上。其
所作《知言》,东莱以为过于《正蒙》,卒开湖湘学统。&rdo;(《宋元学案》卷42,
《五峰学案》)这个评论无疑是公允的。
胡宏终生不仕,潜心于儒学研究,终于建立了在宋代理学中具有独创精神的学
派,其学说对嗣后的理学振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学生,也是南宋大理学
家之一的张栻曾指出:&ldo;《知言》一书,乃其平日之所自著。其言约,其义精,诚
道学之枢要,制治之龟也&rdo;(张栻《知言序》)。张栻把胡宏的学说看作是道学之
枢要,治理社会之根据,这个评论大体上符合实际。尔后出现的理学名人张栻、朱
熹都从胡宏的著作中得到了教益,张栻是胡宏的门弟子,他继承和发扬了胡宏的学
说,形成了颇具影响的湖湘学派。朱熹在修正胡宏学说的基础上,也借用和吸取了
《知言》中的许多观点和思想资料,将其纳入自己的体系。在《知言疑义》中,人
们可以充分地看到这一点。
胡宏的理学渊源主要是从二程门人那里继承而来,但又在许多方面体现了自己
的独创精神,因而对二程一脉的正宗理学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偏离。其继承是主要
的,偏离是次要的,正因为如此,就很容易被朱熹所利用,朱熹写了《知言疑义》,
对他的&ldo;性体心用&rdo;之说,&ldo;天理人欲同体异用&rdo;之论和&ldo;性无善恶&rdo;论进行了机
智地修正、篡改,并用他的精巧的&ldo;理&rdo;本体论体系取代了&ldo;性本体论&rdo;。更由于
朱熹的学说在后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青睐,使其地位和影响日渐增大,胡宏的学说
因而被冷落下来,但无论如何,都不可否认他在儒学成就上的造诣和贡献。
胡宏虽然不是理学的反对派,但他的性体心用之说和性无善恶论及其重视实功
实事的思想,对尔后的进步思想家如叶适、陈亮,乃至戴震和龚自珍等人都有着直
接或间接的影响。
胡宏的爱国忧民思想也是值得称赞的。
(李刚兴撰)
主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