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古代大儒 > 第228章(第1页)

第228章(第1页)

会归于一,而定其适从。&rdo;(《全集》卷36《年谱》)企图通过互相交流来调和两

家之分歧。淳熙元年(1175年),邀请了陆九渊、陆九龄和朱熹一同到信州(今江

西上饶)鹅湖寺,进行学术讨论。与会者除陆氏兄弟和朱熹、吕祖谦四人之外,还

有赵景明、刘子澄、赵景昭等人。

&ldo;鹅湖之会&rdo;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是&ldo;为学之方&rdo;,即治学和修养方法问题。据

记载: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

欲先发明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

不合(同上)。

讨论一开始,陆氏兄弟便各做一诗以表白自己的观点,他们在诗中称自己的为

学之方是&ldo;易简功夫&rdo;,讥讽朱熹的治学方法是&ldo;支离事业&rdo;。朱熹听了二陆的诗,

虽然很不高兴,但仍坚持讨论了三天。最后,由于双方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讨论

没有达到预计的目的。鹅湖之会以后,&ldo;理学&rdo;和&ldo;心学&rdo;之分就十分明显了。

所谓&ldo;易简功夫&rdo;,就是教人先要树立一个基本立场,这就是通过&ldo;切己自反&rdo;

来&ldo;发明本心&rdo;,即所谓&ldo;先立乎其大者&rdo;。陆九渊认为,如果这样做了,即使

&ldo;不识一字,亦还我堂堂地做个人。&rdo;(《全集》卷34语录上》)。所谓&ldo;支离事

业&rdo;,是指朱熹要求通过&ldo;格物致知&rdo;和&ldo;泛观博览&rdo;去认识与掌握&ldo;天理&rdo;的方

法,陆九渊称此种方法为&ldo;支离事业&rdo;。在陆九渊看来,&ldo;易简功夫&rdo;是经得住历

史考验的&ldo;久大&rdo;功夫,&ldo;支离事业&rdo;毕竟是时浮时沉而不可靠的。

尽管双方在学术观点上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分歧,但他们之间的讨论,仍然是一

次自由讨论,彼此都能各抒己见,并未出现水火不相容的现象。由于双方都能求同

存异,互相尊重,自鹅湖之会以后,朱陆二人常有书函来往,交流意见。特别应该

提到,在鹅湖之会五年之后,陆九渊带领了几个学生去拜访朱烹,当时朱在南康做

知州,主办了驰名全国的&ldo;白鹿洞书院&rdo;。当陆九渊到南康时,朱亲率同僚、诸生

迎接。在此期间,还对陆表示了爱慕之情,为其兄九龄撰写了墓志铭,还特请陆九

渊为书院师生讲学。陆九渊以《论语》中&ldo;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rdo;为题,作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