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古代大儒 > 第236章(第1页)

第236章(第1页)

这种脱离社会实际,空谈心性的理学不但无补于实际,反而与南宋统治者在政治上

的因循苟且。对金人侵略的忍辱求降有着紧密的联系,&ldo;始悟今日之儒士,自以为

得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也。举一世安于君父之仇,而低头拱手以

谈性命,不知何者谓之性命乎&rdo;(《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他同当时理学的代表

人物朱熹进行了激烈的论战,双方壁垒森严,互不退让,在辩论中对理学进行了系

统的批判。后来,陈亮又经过了反复研究,终于建立了与理学相抗衡的永康学派,

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竟然使朱熹为之惊恐声言其&ldo;可畏!可畏!&rdo;(《朱子

语类》卷123)

陈亮在批判理学的思想斗争中,以唯物论的事功主义为武器、从事实上和理论

上揭露和批判了朱、陆学说脱离实际的危害性,他说&ldo;世之学者,玩心于无形之表,

以为卓然而有见,事物虽众,此其得之浅者,不过如枯木死灰耳、得之深者,纵横

妙用,肆而不约,安知所谓文理密察之道,浮乎中流,无所底止,犹自调其有得,

岂不哀也哉!&rdo;(《陈亮集》卷19《与应仲实》),&ldo;得之浅者&rdo;指陆九渊一派心

家,他们只注重自己的心性修养,使之不受外物干扰,结果把人弄成了像&ldo;枯木死

灰&rdo;一样的废物。&rdo;&ldo;得之深者&rdo;指朱熹一派的理学家,他们自谓留心于对外界的

&ldo;文理密察之道&rdo;,但却&ldo;肆而不约&rdo;,支离破碎,二者都无助于解决国家兴亡和

民生实际中的迫切问题。陈亮指出,理学家们&ldo;只知议论之当正,而不知事功为何

物&rdo;(同上卷《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陈亮的学说不拘于门户之见,他表明自己

做学问的态度是:&ldo;正欲搅金、银、铜、铁、锡作一器,要以实用为主耳。&rdo;(同

上卷20《答朱元晦秘书》、《又己已春书之一》)又说:&ldo;亮以为学者学为成人,

而儒者门户之大者耳&rdo;(同上《又甲辰秋书》),他主张广采搏闻,取各家有用之

学,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进步思想。

(一)在世界观上与理学的对立:

陈亮的世界观,是同他的事功主义,联系在一起的,他针对理学的唯心主义在

哲学上坚持了事物是宇宙间唯一存在的唯物主义立场。他说:&ldo;夫盈宇宙者,无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