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操办丧事,凡事先禀告父亲而后施行,一切细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乡亲们都称
赞他精明能于。
后来,吴澄又师事程绍开先生,通过往来问学,使自己在学业上更加精进。程
绍开(1212‐1280),字及甫,号月岩,广信贵溪(今江西贵溪县)人。宝祐四年
(1256)曾伏阙上书万言,指斥南宋时弊。至咸淳四年(1268)始中进士乙科,授
从仕郎,差临汝教授,调宁海军节推,历礼、兵部架阁。他曾自创道一书院,又主
讲象山书院,提倡合朱(熹)陆(九渊)两家之说。吴澄继师事程若庸之后,又跟
从程绍开问学,深受其&ldo;和会朱陆&rdo;学说的巨大影响,后来成为元代理学界朱陆合
流的代表人物之一。
吴澄转益多师,注定他将来成为元代一位儒学大家。二程都是他的良师益友,
二程之学也都是他的理学思想形成的重要渊源。如果说程若庸谨授程朱之学,使吴
澄获得&ldo;正学真传&rdo;,从而在理学研究上打下了坚实基础;那么,程绍开倡导&ldo;和
会朱陆&rdo;,更启迪他&ldo;深造自得&rdo;,从而形成了以折衷朱陆为特色的草庐学说。
三、接武朱熹
吴澄以圣贤之道自任,他并不只是满足于学习圣贤之道,而更重要的是立志接
武朱熹,最终跻身于圣贤之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19岁的吴澄作了《道统
图并叙》,阐明了儒家道统历代承传和发展的脉络,公开以朱幕之后道统的接续者
自居,充分表现出一位青年学者非凡的自信和自负。在写给学者的书信中,他曾以
&ldo;豪杰&rdo;比之于儒学&ldo;圣贤&rdo;,又&ldo;以绍朱子之统而自任&rdo;。他这样说道:
天生豪杰之士不数也。夫所谓豪杰之士,以其知之过人,度越一世而超出等夷
也。战国之时,孔子之徒党尽矣,充塞仁义若杨、墨之徒,又滔滔也。而孟子生乎
其时,独愿学孔子,而卒得其传。当斯时也,旷古一人而已,真豪杰之士哉!孟子
没千有余年,溺于俗儒之陋习,淫于老、佛之异教,无一豪杰之士生于其问。至于
周、程、张、邵,一时迭出,非豪杰其孰能与斯时乎?又百年而朱子集数子之大成,
则中兴之豪杰也。以绍朱子之统而自任者,果有其人乎?(虞集《吴公行状》)
吴澄在这里高度评价孟子、朱子继承儒家道统并将儒学发扬光大的历史功绩,
随即又明确指出在朱子之后尚无他人承传道统,实际上自许为朱子之后一人而已。
为此,他在这封书信中又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