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古代大儒 > 第296章(第1页)

第296章(第1页)

十一史,&ldo;每日丹铅一本,迟明而起,鸡鸣方已,两年而毕&rdo;(《年谱》),这样,

不但&ldo;通知&rdo;了本朝史事,还深入了解了中国上下数千年的史事,为&ldo;经世致用&rdo;

奠定了坚实深厚的学问基础;不仅此也,宗羲还多方搜求、广泛涉猎,邀游于中华

学术的海洋中,&ldo;旁求之九流百家。既尽发家中藏书读之,不足,则抄之同里世学

楼钮氏、澹生堂祁氏,南中则千顷斋黄氏,吴中则绛云楼钱氏[注]。穷年搜讨,游

履所至,遍历通衢委巷,搜鬻故书,薄暮,一童肩负而返,乘夜丹铅。次日复出以

为常&rdo;(《神道碑》),极为深入地钻研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旁及天文、地理、

历算、音乐、释老等各类书籍。这使他锻炼养成了别具只眼的独立思考能力,往往

能&ldo;凿空新义,石破天惊&rdo;,生发出卓异而深刻的见解。

宗羲有四个弟弟,其中大弟宗炎(字晦木)、二弟宗会(字泽望),都由宗羲

亲任教导之责,一不数年,皆大有声,儒林有&lso;东浙三黄&rso;之目&rdo;(《年谱》)。

这一时期,黄宗羲不过20多岁,却一时名声大噪,&ldo;所居虽僻远城市,不乏四方之

客&rdo;(《年谱》),他也因此结识了当时不少名流,与沈寿民、陆符(字文虎,浙

江鄞县人)、万泰(字履安,与文虎同里)最称莫逆。

在发愤力学、刻苦攻读的同时,宗羲仍然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以高度的责任感

注视着天启以后的政治风云。

当时,虽然魏忠贤等已经伏诛,他的羽翼爪牙也被剪除,但是,阅党残余远未

销声匿迹。尽管崇祯二年(1629)曾&ldo;钦定逆案&rdo;,将阉党分七等定罪,前六等俱

处以流放,末等则&ldo;冠带闲住&rdo;,虽保留名位却无实权,然而&ldo;其党犹满朝&rdo;。他

们虽蛰伏朝野,却一直在窥测试探,待机翻案,企图东山再起。崇祯三年(1630)

六月,温体仁入阁。体仁宇长卿,乌程(今浙江湖州)人,貌似恭谨忠厚而内心残

刻,又颇具心机,巧于揣摸迎合皇帝的心意,因而很受崇祯宠信,居内阁掌朝政达

8年之久。此人早在天启年间就曾赋诗为魏忠贤歌功颂德,与东林党则格格不入。崇

祯初年廷推阁臣[注],礼部侍郎钱谦益名列第二,温时为礼部尚书,但资望尚浅,

不在被推荐者之中。他意会到崇祯对钱心存疑虑,便大张挞伐,翻出7年前已有定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