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1914-1920中的观点 > 第126章(第1页)

第126章(第1页)

费塞尔已没有任何理由继续留在大马士革。杰马勒如此镇压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已彻底排除叙利亚各行省任何政治行动的可能。只有汉志还有可能发动起义,那里的部落占有数量上的优势,且奥斯曼军与外界联系不密。不过在他回汉志之前,费塞尔需要征得杰马勒帕夏的允许才能安然离开大马士革。一旦被怀疑有半点异心,费塞尔自己及同伴恐怕都要踏上被绞死的烈士后尘。[29]

费塞尔计诱杰马勒帕夏批准他返回汉志。他谎称收到父亲的消息,确认汉志志愿部队已全部就位,正准备加入杰马勒的叙利亚部队。这位青年土耳其党领导人相信贝鲁特与大马士革的公开绞刑已经震慑了谢里夫侯赛因,使其不敢怠慢。因此,费塞尔被准许返回麦地那,亲自率领汉志的&ldo;圣战者&rdo;前来大马士革。

杰马勒帕夏自然没有完全相信费塞尔的说辞。此前,费塞尔太热心于为被判刑的阿拉伯主义者求情;麦地那的奥斯曼驻军指挥官也曾指控,谢里夫阿里及汉志部队干涉军务;而谢里夫侯赛因写给恩维尔与杰马勒的信被看做有叛国之嫌。尽管如此,杰马勒还是认为,若能获得麦加谢里夫对奥斯曼帝国圣战的支持,则值得冒险让人质费塞尔回到汉志。

5月16日,谢里夫费塞尔离开大马士革。启程前,杰马勒帕夏送了他一件礼物‐一支李‐恩菲尔德步枪。这把从英军手中缴获的步枪,原先是在加里波利半岛作战的第一埃塞克斯郡团的配枪,枪管上还用奥斯曼土耳其语刻着&ldo;达达尼尔战役战利品&rdo;的金字。很显然,杰马勒赠与费塞尔这件战利品,旨在让哈希姆家族成员相信奥斯曼帝国定能赢得胜利。然而,费塞尔很快就调转枪头,与奥斯曼帝国为敌。[30]

为防止哈希姆家族口是心非,杰马勒决定派遣他最信得过的将领之一‐法赫里帕夏前去指挥麦地那驻军。杰马勒声称,法赫里帕夏&ldo;以值得信赖和爱国著称&rdo;,而其他人则控诉法赫里对亚美尼亚人犯下了滔天罪行。一旦出现异动,法赫里便负责抓捕谢里夫侯赛因及其儿子们,并将麦加的公务交由麦地那的奥斯曼总督管理。[31]

阿拉伯起义前夕,英国与哈希姆家族的联盟对两国带来的实际利益,远低于双方在谈判初期互相的承诺。英国已不再像1915年初发兵攻打君士坦丁堡时那么势不可挡。德国使英军在西线遭受重大伤亡,就连奥斯曼军也让他们蒙受战败的耻辱。谢里夫侯赛因及其儿子们有足够的理由怀疑,自己与英国结盟是否正确。

尽管如此,哈希姆家族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在与埃及的英国高级专员通信时,谢里夫侯赛因始终把自己与儿子看做泛阿拉伯运动的领导。然而到1916年5月,叙利亚与伊拉克地区显然已无法发动大型起义,谢里夫最多只能在汉志挑战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而且起义成功与否,还得看他们是否有能力动员以无组织无纪律著称的贝都因人加入战斗。

尽管有种种问题,但英国与哈希姆家族的联盟关系并没有因此终止。有观点认为,这是因为双方在1916年夏天时亟需彼此的力量。谢里夫侯赛因与青年土耳其党人的关系已紧张到极点,他知道但凡有一点机会,他们就会把他拉下台,甚至谋害他与他的儿子们。另一方面,英国在埃及与伦敦的官员都担心,最近奥斯曼军取得的胜利会增加圣战的可能,因此他们需要谢里夫的宗教权威来破坏奥斯曼帝国的圣战运动。无论哈希姆家族领导的起义最终结果如何,至少都能削弱奥斯曼军的力量,迫使土耳其人抽调部队与物资赶赴汉志及其他阿拉伯行省重整秩序。出于各自的目的,结盟双方都急于发动起义。一旦费塞尔返回汉志,他们的起义便指日可待。

6月5日,费塞尔在麦地那外围加入他哥哥阿里的队伍,开始与规模最大的奥斯曼军驻汉志部队作斗争。当时,法赫里帕夏已经接管当地约11万人的奥斯曼驻军,而阿里只征募到1500名部落志愿兵参加西奈战役,无法控制铁路。因此,他们将法赫里帕夏的部队牵制在麦地那,让他们的父亲和兄弟能够在以南210英里的麦加自如行动。

这场麦地那周边地区的局部冲突爆发四天后,哈希姆家族公开了他们的目的。6月9日,谢里夫侯赛因的长子阿里向杰马勒帕夏发出最后通牒,列举了要想让他父亲继续对奥斯曼帝国效忠的条件。然而,他只给青年土耳其党人很短的时间回应,明显别有用心。&ldo;收到该信24小时后,&rdo;他警告称,土耳其与阿拉伯这&ldo;两个民族之间便将爆发战争&rdo;。[32]

谢里夫侯赛因在圣城麦加的自家宅院里打响了阿拉伯起义的第一枪。1916年6月10日,麦加埃米尔举起一把步枪‐很有可能就是杰马勒送给费塞尔的那把战利品‐朝奥斯曼军营开了一枪,示意起义由此开始。哈希姆家族以阿拉伯人民的名义与土耳其人开战,但阿拉伯世界是否真能积极响应,还有待观察。[33]

三天之内,哈希姆部队就成功占领麦加绝大多数地区。麦加总督迦里布帕夏带领多数驻军,撤到自己在麦加以东60英里塔伊夫高地上的避暑山庄,只留1400名士兵守卫圣城。在一处山头的要塞上,奥斯曼军阻击埃米尔部队达四周之久。他们向麦加城内开炮,以驱散阿拉伯人。许多炮弹落在大清真寺上,卡巴天房‐伊斯兰最神圣的神龛‐的顶棚也着了火。另一发炮弹的碎片砸在清真寺的正面,毁坏了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iddot;本&iddot;阿凡的名字。由于奥斯曼&iddot;本&iddot;阿凡还是奥斯曼家族的创始人,谢里夫侯赛因的儿子阿卜杜拉便向麦加民众宣称,这是&ldo;奥斯曼政权即将瓦解的标志&rdo;。最终,山头要塞上的奥斯曼军弹尽粮绝,7月9日被迫投降,哈希姆家族由此确立对麦加的控制权。[34]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