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1914-1920中的观点 > 第130章(第1页)

第130章(第1页)

当劳伦斯于12月初返回阿拉伯半岛时,局势已大大恶化,就连他自己都开始怀疑当初的建议是否正确。土耳其军发动了一场奇袭,打了阿拉伯人一个猝不及防。据劳伦斯述称,贝都因士兵&ldo;成了一群逃难的乌合之众,在夜里一路纵马朝延布狂奔&rdo;。通往延布的道路在土耳其纵队到达之前被打通,费塞尔率领5000名士兵补上了贝都因士兵散逃造成的缺口。虽然他成功拖住土耳其军,但依旧无法守住阵地。土耳其人切断了费塞尔部队与南部拉比格地区阿里部队之间的联系。这两支阿拉伯部队彼此失联后,就都不是奥斯曼军的对手。一旦土耳其人收复红海沿岸地区,从谢里夫侯赛因手上收复麦加就再无障碍。[46]

费塞尔命其部队撤退到纳赫勒穆巴拉克(nakhlubarak)的椰枣园之中。从该地骑骆驼去延布大约需6个小时,发布撤军命令时,劳伦斯也与费塞尔一道骑行骆驼。中途,费塞尔建议劳伦斯穿上阿拉伯服饰,这样阿拉伯士兵们便会将他视为&ldo;真正的领导者之一&rdo;,他也可以在营地里四处走动,不用担心他那套凌乱的英军制服在部落民当中&ldo;引起轰动&rdo;。费塞尔给劳伦斯穿上他一位阿姨送他的结婚盛装‐当然他是想帮劳伦斯,但这身行头还是会让这位英国人在贝都因人之中引起轰动。费塞尔还给了他一把李‐恩菲尔德步枪,正是几个月前杰马勒在大马士革赠他的那把加里波利战利品。劳伦斯当即就在枪托上烙上了自己名字的缩写及日期:&ldo;tel,4-12-16&rdo;。随后,他离开费塞尔,骑行返回延布向上司求救。

回到延布后,劳伦斯拍电给驻红海的英国皇家海军指挥官,警示称延布&ldo;危在旦夕&rdo;。威廉&iddot;博伊尔上尉承诺24小时内动员英军舰船离港。博伊尔雷厉风行,他组成了一支由5艘战船组成的强大船队,以保卫延布。不过,这些战船基本称不上是战列舰‐据博伊尔述称,他自己的乘坐的&ldo;狐狸&rdo;号&ldo;几乎是海军上校指挥过的最慢最旧的战船&rdo;‐但它们所装的火炮火力比土耳其野战炮兵要猛得多。

当英军在延布集结船只之际,土耳其人又一次进攻费塞尔部队得手。奥斯曼军的3个步兵营带着野战炮南下至纳赫勒穆巴拉克,贝都因士兵见势四下逃窜。埃及炮兵用英军为哈希姆部队提供的劣质大炮‐据劳伦斯猜测,&ldo;英军觉得这些老旧破烂给阿拉伯野人足够了&rdo;‐对敌展开了积极炮击。由于没有瞄准器,没有测距仪,也没有烈性炸药,阿拉伯炮兵只能靠大炮制造的噪音来唬住敌军。不过,奥斯曼军还真被巨响给镇住了,这给撤退的阿拉伯人不少勇气。最终,费塞尔以较低的死伤率从纳赫勒穆巴拉克成功撤军。他们撤回延布,将高地悉数还给奥斯曼军。劳伦斯回忆称:&ldo;我们的战争似乎已经进入尾声。&rdo;

延布的大街小巷里满是忙于修筑工事的阿拉伯士兵,他们在为最后一搏积极地做着准备。守军们用泥土筑起防御墙,以延缓奥斯曼军的推进,不过鲜有人指望这些土木工事能抵御敌军坚决的进攻。唯一真正能阻挠奥斯曼军攻占延布的是皇家海军。战船气势恢宏,船上的每门火炮都直指岸边,探照灯那冷森森的光束在夜晚的平原上交错纵横,仿佛在向进攻者发出警告。

12月11日,奥斯曼军抵达延布郊外。此时他们已是精疲力竭。虽然曾连番击败费塞尔部队,但在环境恶劣的阿拉伯高地上连续作战数周还是让他们付出代价。奥斯曼军因疾病折损不少战斗力,用作交通工具的牲口也因劳累过度和食不果腹变得虚弱不堪。地形恶劣,贝都因部落还不时扰乱奥斯曼军后方,切断他们的补给线。他们本可以继续追击阿拉伯人,但苦于无力对抗皇家海军。他们距麦地那基地几百公里之遥,倘若在延布遭受重大伤亡,便根本没有后方支援,只得被迫投降。&ldo;所以他们折返了,&rdo;劳伦斯记录道,&ldo;我相信土耳其人在那一晚输掉了战争。&rdo;[47]

奥斯曼军很快被迫从延布折返。英军飞机持续轰炸土耳其人在纳赫勒穆巴拉克的营地,为避免更大伤亡,他们开始将部队向麦地那附近撤离。谢里夫侯赛因之子阿卜杜拉的部队虽不足以围攻麦地那,但却足以阻止敌军从城中调离。直到战争结束,法赫里帕夏一直滞留在麦地那。

哈希姆家族成员并未让部队直接进攻驻麦地那的奥斯曼守军,而是选择开展运动战。谢里夫部队指挥官与英法两国顾问通力合作,计划沿红海沿岸北上,占据港城沃季赫。此举既有皇家海军为阿拉伯部队从红海提供补给,又能为攻击汉志铁路提供助力,从而切断麦地那守军不堪一击的补给线。常规办法行不通的时候,使用游击部战术或可收得奇效。

看到奥斯曼军撤退,哈希姆家族成员夺得汉志的控制权,英国战争策划者如释重负。土耳其人未能取得这次至关重要的胜利,他们本可以凭借这场胜利,夺回奥斯曼帝国对麦加及汉志其他重镇的控制权,进而维持圣战的势头。英国不会派兵进入汉志,当地局势已经稳定,这对奥斯曼军来说本是额外的好消息。不但印度穆斯林的问题得到缓解,而且英军在1916年底根本已无多余的部队可供调配。他们于7月1日对索姆河的德军阵地发动了一场大型战役,一天之内死伤高达惊人的58万人,创下英军自一战以来单日伤亡之最。像凡尔登战役一样,索姆河战役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损耗战,数月以来迟迟未见分晓。截至1916年11月中旬,英军已死伤42万人,法军折损194万人,而德军在索姆河一役中的伤亡人数据估算更是高达465万至65万人。在西线遭受如此重创后,英军已不愿再调派其欧洲士兵前往中东战场作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