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约旦之前,艾伦比需首先确保巴勒斯坦北部阵线的安全。埃及远征军向北推进7英里,占领了约旦河支流之一奥雅河(wadiauja)周边高地。如此一来,英军在杰里科的军事行动便不会受到奥斯曼军的炮火攻击,且土耳其人若想派遣巴勒斯坦的驻军前去巩固外约旦阵地,便只好绕道而行。行动从3月8日开始,为期四天。奥斯曼军被迫撤退,以避免过分与敌纠缠。至此,英军确保了从地中海到约旦河一线的安全,下一步艾伦比便准备入侵外约旦。
英军指挥官与阿拉伯盟友一起协调入侵计划。新组建的汉志行动组由阿兰&iddot;道内中校率领,负责与谢里夫部队的联络工作。艾伦比的作战计划需要阿拉伯部队攻打马安,牵制住当地奥斯曼驻军,以便埃及远征军夺取安曼。费塞尔与艾伦比手下军官会面,同意参与行动。两路人马将分头攻击马安南北两侧的汉志铁路,破坏当地铁轨。贾法尔&iddot;阿斯克里将率领阿拉伯部队主力直接攻打在马安的奥斯曼驻军,到那时,铁路两端被毁,援军无法赶到,后者便无法对英军在安曼更北部的行动构成威胁。劳伦斯负责与艾伦比在外约旦接洽,他带来了强劲的巴尼萨基尔部落兵,以巩固英军阵地。
这一系列野心勃勃的计划需要各队人马及时完成各自的任务,因为各队之间无法取得联系。英军曾用信鸽通信,但阿拉伯部队各分队之间连在沿50英里长的汉志铁路上行动时都无法协调,更别提与他们相距几百英里开阔地的英国人配合展开行动。当行动受挫时,英阿盟友之间也只能靠骑手快马加鞭传递信息。因此,谣言和假情报便使战事更加扑朔迷离。[9]
阿拉伯人未能成功占领马安。1918年3月,异常寒冷的大雨将外约旦南部淋了个透。当时,贾法尔&iddot;阿斯克里与负责破坏马安南边铁路的部队在一起。据他回忆,&ldo;瓢泼大雨把我们淋成落汤鸡,使我们无法继续行动。骆驼和辎重牲口陷在泥里,到了晚上,被困泥地的士兵甚至因严寒和大雨没了命。&rdo;最后,攻打马安的行动只得推迟,另择时机而动。[10]
另一边,英军对阿拉伯部队在马安遭遇的问题全然不知。他们于3月21日穿过约旦,沿约旦河谷那险峻的道路向外约旦高地和萨尔特推进。萨尔特乃约旦以东地区最大的城镇,约有15万名穆斯林和基督徒居民,是奥斯曼此地的统治中心。当英军于3月25日逼近该城时,他们听到一阵枪声,以为又要开战,遂暂停推进。然而先头部队发现,原来是镇民在朝天开枪庆祝奥斯曼军撤退,还洗劫了当地政府。&ldo;他们把建筑掏了个精光,&rdo;一位惊诧不已的士兵在日记中这样写道,&ldo;连屋顶和所有木制品都被扒了,只剩下四壁墙还在那立着。&rdo;萨尔特居民认为英军占领当地,就意味着他们的战争已经结束,于是沉浸在自由的喜悦之中。但事实证明,这种自由只是昙花一现。[11]
奥斯曼军将萨尔特拱手相让,转而重整军队加固安曼的防事。伊尔德鲁姆集团军在巴勒斯坦和外约旦的新任指挥官不是别人,正是1913年派往奥斯曼帝国的德国将军‐奥托&iddot;利曼&iddot;冯&iddot;桑德斯。他丰富的经验对奥斯曼军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财富,而且他对奥斯曼军将士都很尊敬,这也让他获得了土耳其人高度的信任。利曼需要奥斯曼军的充分配合。倘若英军成功攻占安曼及当地的铁路等战略性设施,奥斯曼人将很难保住其在汉志铁路更南面的阵地。如此一来,位于麦地那和马安的2万名奥斯曼驻军将被完全隔离。对汉志和外约旦的土耳其部队来说,安曼一战事关生死。
听闻英军占领萨尔特后,利曼当即做出反应,命所有剩余兵力赶赴安曼。尽管铁路被破坏造成了交通不便,但几百队援军还是开始从大马士革涌向安曼。约有900名士兵从马安乘火车前来,中途并未遭到阿拉伯部队的阻挠。位于巴勒斯坦的土耳其骑兵沿约旦河上游的英军阵地逆流而上,以威胁英军交通线。
英军计划步兵留守萨尔特阵地,用骑兵攻打安曼。他们的行动目标是摧毁安曼附近的高架铁路和隧道,令铁路交通瘫痪数月。在萨尔特驻留一支精锐步兵团,将能阻止奥斯曼铁路维修队修复铁路,还能威胁大马士革和安曼南部驻军之间的通讯联络。如果英军行动成功,奥斯曼军则会被迫撤退至安曼北部,从而将麦地那和外约旦的南半边让给哈希姆家族。
3月27日,英军从萨尔特向安曼方向推进,途中与更南面的阿拉伯部队一样遭遇了恶劣天气。地面泥泞不堪,人畜行动迟缓,车辆难以前进。他们将大炮和弹药从四轮平板车上卸下,换用骆驼驮到前线。&ldo;就连骆驼也很难在这种路面上行走,一直在打滑,&rdo;利曼记录道,&ldo;我们截获英军的一份无线电消息,他们对这种环境怨声载道。&rdo;德军通过监控英军无线电通讯,掌握了英军的作战计划,并据此组织相应的防御措施。[12]
2000名奥斯曼士兵把守着安曼的每一处入口。他们拥有70挺机枪和10门大炮,阵地防护措施良好,占尽在堑壕战中守方的优势。3000名湿漉漉的英军士兵疲惫地朝安曼赶来,中途还有几人因恶劣天气丧命。倾盆大雨令英军无法将大炮运抵前线,他们的机枪和弹药补给也因骆驼运载能力有限而被大幅削减,许多骆驼还因雨后的山谷道路湿滑艰险而殒命。[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