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医笑回眸 > 第77章 教育兴邦伟业桃李芬芳待赏(第2页)

第77章 教育兴邦伟业桃李芬芳待赏(第2页)

她的目光瞬间被坐在雕花书桌前的夫君欧阳瀚宇所吸引。此刻,欧阳瀚宇正全神贯注地审阅着公文,他的身姿挺拔而坚毅,在跳跃的烛火映照下,轮廓分明的脸庞更显冷峻。那紧锁的眉头、专注的眼神,每一道线条都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他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他时而轻轻皱眉,时而提笔批注,沉浸在公务的世界里。纳兰暖玉静静地站在门口,目光温柔地落在他身上,就这样看了许久。在她心中,欧阳瀚宇不仅是与她携手相伴的夫君,更是她坚实的后盾,是她在这纷繁复杂、波谲云诡的世界中最温暖、最可靠的港湾。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只要想到他,纳兰暖玉的心中便会涌起一股力量,让她有勇气去面对一切。

她轻步上前,莲步轻移间,裙摆如流淌的月光微微飘动,带起一阵轻柔的风。她在他身旁缓缓坐下,动作轻柔得生怕惊扰到他。片刻后,她轻声唤道:“王爷。”声音轻柔而温婉,宛如春日里的微风,带着一丝期待与忐忑。这一丝忐忑,源于她对即将倾诉的想法的重视,也源于她渴望得到他认可与支持的急切心情。

欧阳瀚宇闻声,立刻抬眸,原本深邃如渊、藏着万千思绪的眼眸中,瞬间涌起无尽的温柔与宠溺。仿佛有一道温暖的光,瞬间驱散了他眼中的疲惫与严肃。他放下手中的公文,伸出那宽厚而温暖的大手,轻轻握住纳兰暖玉的手,柔声道:“玉儿,你来了,瞧你神色,是不是有心事?听管家说今日下午回府急匆匆进书房忙了一下午,本王回来都没忍心去打扰你。”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这静谧的夜晚,如同春风拂面,带着融融暖意,让纳兰暖玉原本因为紧张和忙碌而紧绷的心弦瞬间放松了下来。

纳兰暖玉微微颔首,眼中闪烁着坚定而炽热的光芒,那光芒里满是对教育改革的执着与憧憬。她深吸一口气,将自己想要创办新式学堂、推动教育改革的想法,从最初在心底悄然萌芽的那一刻开始,细细道来。她讲述着在义诊时看到那些贫苦孩子穿着破旧衣衫,却有着一双双渴望知识的明亮眼睛,那些眼神中闪烁的光芒,像星星一样,在她心中种下了改革的种子。她讲述着教育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性,从历史上的兴衰更替,到当下国家面临的挑战,强调教育是培养人才、振兴国家的根本之道。她还讲述着在撰写方案过程中的种种思考与设想,从学堂的选址、师资的招募,到课程的设置、经费的筹措,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无数次的斟酌与考量。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在这静谧的房间里回荡,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她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期望,那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深责任感。

欧阳瀚宇听得极为认真,目光始终紧紧地落在纳兰暖玉的脸上,仿佛她的脸上写满了世间最珍贵的智慧与希望。他时而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赞同与认可,那轻轻的点头,是对她想法的肯定,似乎在与她一同憧憬着教育改革后的美好未来,脑海中也浮现出孩子们在学堂里认真学习的画面;时而陷入深深的思索,眼神变得深邃而专注,脑海中不断地勾勒着教育改革的蓝图,思考着如何更好地支持她的计划。他在心里默默盘算着自己能调动的资源,想着怎样为新式学堂的创办开辟更顺畅的道路。

待纳兰暖玉说完,他毫不犹豫地握紧她的手,语气笃定而坚决地说道:“玉儿,你这想法甚好,真正是利国利民之举。我定会全力以赴支持你,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有我在你身边。”他的手掌宽厚而温暖,源源不断地传递着力量与信任,那有力的握紧,仿佛在向她承诺,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会与她并肩作战。这简单而坚定的话语,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纳兰暖玉的心房,让她心中满是暖意,眼眶也微微湿润,仿佛有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那是感动,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在这一刻,她知道,她不再是一个人在为教育改革而努力,有了欧阳瀚宇的支持,她更有信心去开启这场改变国家未来的征程。

尽管纳兰暖玉和欧阳瀚宇怀揣着满腔热忱与坚定决心,一心扑在新式学堂的筹备上,但现实却如同一堵冰冷坚硬的高墙,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这条道路布满荆棘,远比最初想象的艰难得多。师资不足的问题犹如一片阴霾,笼罩着整个筹备计划。那些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夫子,大多早已在传统书院任教,想要招揽他们加入新式学堂,难如登天。而资金短缺更是一道难以跨越的沟壑,建造学堂需要购置土地、修建校舍、采买教学用具,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可筹备资金却总是捉襟见肘,这些难题如同一座座巍峨的大山,沉甸甸地横亘在他们前行的道路上,让他们举步维艰。

王爷欧阳瀚宇深知此事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为了推动教育改革,他在朝堂之上四处奔走、积极发声。这日,他郑重地呈上了王妃纳兰暖玉精心撰写的教育强国方案,而后面向皇帝慕容枫,神情恳切,言辞激昂地阐述着教育兴国的重要性。他侃侃而谈:“陛下,孩子们才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唯有重视教育,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贤才,我朝方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欧阳瀚宇的话语掷地有声,在朝堂上久久回荡,引得众大臣纷纷侧目,陷入沉思。

皇帝慕容枫听完,神色凝重,陷入了良久的思索。他深知教育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欧阳瀚宇的一番话更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最终,皇帝慕容枫目光坚定,大手一挥,准许了欧阳瀚宇提出的教育改革计划。不仅如此,为了解决师资难题,皇帝慕容枫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科考选拔。此次科考意义非凡,成绩最优异者直接入仕途,而成绩达到秀才水准的,则全部任命为各地大小学堂的老师。这一举措犹如一阵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不仅为新式学堂解决了师资问题,也让全天下的读书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们纷纷埋头苦读,更加努力刻苦,期待着能在科考中崭露头角,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艰难的筹备过程中,每当纳兰暖玉被各种难题折磨得愁眉不展、茶饭不思时,王爷欧阳瀚宇总是在政策上和方案实施上给予她全力支持。他利用自己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为新式学堂的筹备开辟绿色通道,协调各方资源,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而神秘的系统也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时常在纳兰暖玉的脑海中提供各种节省资金的巧妙办法。比如,建议他们与当地的商家合作,以较低的价格购置教学用具;又或是鼓励他们发动民间力量,招募志愿者参与学堂的建设。这些办法犹如一场场及时雨,缓解了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让新式学堂的筹备工作得以艰难却又稳步地推进着。

在一个宁静的午后,暖煦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户,在屋内的地面上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纳兰暖玉端坐在书房的桌前,面前堆积如山的账目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来。她眉头紧锁,那原本如远山含黛般的眉此刻紧紧拧在一起,纤细的手指轻轻在账册上划过,一行行数字仿佛变成了一个个张牙舞爪的小怪兽,怎么也找不到驯服它们的办法。她试图从这些密密麻麻的数字中找出节省开支的办法,可越看越觉得心烦意乱,内心的焦虑如同潮水般不断翻涌。

就在这时,欧阳瀚宇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走了进来。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手中拿着一份名单。那名单在他手中,仿佛承载着无数的希望。他快步走到纳兰暖玉身边,伸出宽厚的手掌,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那动作里满是关切与心疼,轻声说道:“玉儿,别太劳累了,来,看看这个。”纳兰暖玉闻声,缓缓抬起头,眼中满是疲惫与疑惑。这几日为了筹备学堂的资金,她日夜操劳,眼睛里都布满了血丝。

欧阳瀚宇将名单递到她手中,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耐心解释道:“这是我近日四处打听,寻到的几位饱学之士,他们都有志于教育,且各有所长,或许能为学堂所用。待科考选拔结束,所有达到秀才水准的读书人都可以成为全国大小学堂的老师,享受国家月俸待遇,到时候就不缺师资团队了。”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这略显压抑的房间里,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进纳兰暖玉的心里。

纳兰暖玉惊喜地接过名单,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这些日子的压力与疲惫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她迅速起身,紧紧抱住欧阳瀚宇,声音略带哽咽地说道:“王爷,幸亏有你,若不是你这么用心,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欧阳瀚宇轻轻回抱她,在她发间落下一吻,那吻里满是宠溺,温柔地说:“傻玉儿,你我夫妻一体,为你分忧本就是我的分内之事。而且现在是皇上也认可准许实施了教育改革的方案,我们是在做为国为民的好事。”

为了节省资金,纳兰暖玉决定亲自带领府中的下人,对学堂的旧物进行翻新改造。她褪去平日里华丽的服饰,换上一身朴素的粗布衣衫,高高挽起衣袖,露出纤细却有力的手臂。她穿梭在下人之间,与他们一同劳作,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清理、修补,丝毫没有王妃的架子。烈日高悬,阳光炽热地洒在大地上,仿佛要将一切都点燃。纳兰暖玉的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衫,发丝也被汗水紧紧贴在脸颊上,但她浑然不觉,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造工作中。

欧阳瀚宇心疼不已,只要一得空,就匆匆赶到学堂施工现场。他手里拿着一杯刚沏好的热茶,快步走到纳兰暖玉身边,递上茶杯,抬手轻轻为她擦拭额头的汗珠,满眼心疼地说:“玉儿,别太累着自己,有什么事,吩咐下人去做就好。”纳兰暖玉接过茶,喝了一口,顿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笑着说:“王爷,我不累,能为学堂出份力,我心里高兴。”

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京都新式学堂终于逐渐建成。崭新的校舍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朱红色的大门庄严肃穆,门上的铜环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对知识的尊崇。走进学堂,整齐的桌椅摆放得井然有序,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洒在课桌上,映出一片金黄。墙壁上挂着一幅幅精美的字画,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望着这一切,纳兰暖玉眼中满是憧憬与期待,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幸福的笑容。欧阳瀚宇走到她身边,轻轻揽住她的腰,与她一同望向远方,说道:“玉儿,等学堂开学,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传来,这里肯定会成为国家的希望之地。”纳兰暖玉靠在他的肩头,感受着他的温暖与力量,微笑着说:“是啊,王爷,我们一起期待桃李满天下的那一天。”

在这为国家培育人才的伟大事业中,纳兰暖玉与欧阳瀚宇的爱情愈发深厚,像一坛陈酿的美酒,越久越香醇。他们携手并肩,共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也为国家的未来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光明道路。每一块砖瓦、每一张桌椅,都见证着他们的付出与坚持,而这所新式学堂,也将成为他们爱情与理想的永恒见证。

科考的日子终于来临,京城瞬间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们怀揣着梦想与抱负,从四面八方奔赴而来。他们或背着简单的行囊,徒步走过漫长的路途;或骑着快马,风尘仆仆地朝着京城的方向疾驰。一时间,京城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这些年轻的面孔上,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王爷欧阳瀚宇和王妃纳兰暖玉身着庄重的朝服,端坐在考场之上,神色威严而又不失温和。他们目光扫视着每一位考生,心中满是对国家未来人才的期待。在这场决定众多学子命运的考试中,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每一个评判都关乎着一个人的前途,更关乎着国家的教育大业。

考试期间,考场内安静得只能听见笔尖在纸上摩挲的沙沙声。考生们全神贯注地答题,有的眉头紧皱,陷入沉思;有的奋笔疾书,仿佛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一股脑儿地倾泻在试卷上。欧阳瀚宇和纳兰暖玉在考场中来回巡视,他们仔细观察着每一位考生的状态,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终于,科考结束,阅卷工作紧张地展开。欧阳瀚宇和纳兰暖玉与一众学识渊博的考官们日夜忙碌,他们认真审阅每一份试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文章的立意、结构到文采,都进行了严格的评判。经过数日的努力,成绩终于揭晓。

所有成绩优异的学生获准入仕途资格,他们满心欢喜,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这些佼佼者们即将踏入官场,为国家的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所有达到秀才标准的学生被聘用为全国各地新式学堂的老师,按照户籍常住地分配到当地新开的新式学堂出任老师。这一举措,让教育的火种在全国各地迅速点燃。

曾经,穷苦书生们在昏暗的陋室中,伴着微弱的烛光苦读,寒来暑往,受尽生活的窘迫与旁人的冷眼,“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论调如阴霾般笼罩着他们,满心的才学似乎找不到施展的出口,未来一片迷茫。

可如今,随着这场教育改革的春风吹遍大地,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仅能到达秀才标准的学生,幸运地被聘用到新式学堂当老师。他们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心中满是自豪与责任。而每个月能领取到国家拨款的月俸禄,更是让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这笔俸禄虽不算丰厚,却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他们原本艰难的生活道路,让他们得以安心教学,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

成绩十分优异的学子,更是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他们获准入仕途,踏入那威严的朝堂,开始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有了俸禄,他们不必再为生计发愁,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政务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

如今,全天下的书生们彻底摆脱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帽子。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新式学堂里,老师们用知识的火种点燃学生们的梦想;朝堂之上,官员们以卓越的智慧推动国家的进步。他们终于找到了读书的用武之地,曾经无数个日夜的寒窗苦读,那些在困倦中坚持、在挫折中奋进的岁月,都在这一刻有了最完美的回报。

皇帝慕容枫听闻此次科考选拔人才的结果以及教育普及的初步成效,龙颜大悦。他对本次教育改革选拔人才和全国教育普及十分满意,在朝堂之上,对欧阳瀚宇和纳兰暖玉大加赞赏,称赞他们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各地新式学堂的陆续开学,全国穷苦人家的孩子们也有了走进学堂读书的机会。他们穿着朴素的衣衫,带着对知识的渴望,踏入了充满希望的学堂。课堂上,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着知识,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时而提出问题,时而认真思考。

一时间,全国兴起了欣欣向荣的文化氛围。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都能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书院里,学子们热烈地讨论着学术问题;街头巷尾,人们也开始谈论着教育的重要性。书店里,各类书籍供不应求;文人墨客们纷纷举办诗会,交流创作心得。

欧阳瀚宇和纳兰暖玉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欣慰。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场教育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他们继续投身于教育事业,不断完善教育体系,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努力。在他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育,支持教育,国家也在这股教育的热潮中,逐渐走向繁荣昌盛,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