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眼睛亮了起来。
虽然朱瞻壑说起来不过是三言两语的事情,但要是细究起来的话,那里面的名堂可就大了去了。
首先,伱得明白茶马互市的建立是基于在一个什么样的基础上。
草原和中原是世敌,但双方又都缺少对方的特产:中原少马,草原无茶。
马在这个时代是毫无疑问的战略物资,在这个骑兵为王的时代,没有马就等于是没有竞争力和战斗力。
茶在这个时代虽然只是商品,但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却有着不一样的特殊含义。
游牧民族的主要食物是奶制品和肉食,这种高蛋白的食物对人类的消化系统是个负担,所以便秘是草原牧民最常见的问题,时间长了还会因此而生病,甚至是死亡。
所以,茶马互市就在双方都有需求的情况下诞生了。
这是一桩交易,而且是不可缺少的交易,对于草原来说茶马互市可以说是能够救命的。
而对于大明来说,虽然拥有了河套就不会缺少马,但大明永远都不会觉得马多,再说你把马从敌人手里交易过来,你就不只是得到了马,还让敌人的马减少了。
朱瞻壑的建议妙就妙在这里。
现在大明强势,瓦剌弱势,所以之前茶马互市的价格被调低的时候他们不敢有半点意见,只能是通过越界放牧这件事来告诉大明他们不会就此屈服。
现在,朱瞻壑要把茶马互市中的劣马给去掉,只接收好马和中等马,这就会给草原带来极大地负担。
在往年中,劣马这种价格不高的马却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们是瓦剌换取茶叶的重要来源。
甚至,每次互市的时候,劣马所换取的茶叶比好马和中等马加起来都要多。
原因无他,量大。
朱瞻壑这么一搞,以后的瓦剌为了换取到同样数量的茶叶就得付出更多,甚至极有可能会影响到瓦剌军队的战斗力。
要知道,劣马通常都是被用来运输的,能够成为骑兵坐骑的马,最起码也是中等马。
这就好像最简单的算术题,双方都有着同样数量的馒头,你从对方的手里拿过来了一个,那你可不是比对方多了一个馒头,而是两个。
“还有呢?”迅速捋清楚了的朱棣看向了孙子的方向,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孙子还有话没有说完。
“孙儿刚才说了,有利就有弊,既然选择了最平和的方法,那就必然要付出一些什么。”
朱瞻壑拿过了一封奏折,将其摊开。
“调整茶马互市,而且还是取消其中最主要的商品,这肯定会引起大量舆论,瓦剌也会趁着这个机会抗议,甚至是抹黑我们大明。”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得给瓦剌一点好处来平息这个问题。”
“而孙儿的想法就是,还从互市上下手,不过这次不能是茶马互市,因为我们不能把利益给到瓦剌的贵族,只能给平民。”
“一来是这样做名声会更好,二来是能够减少瓦剌贵族在这件事里得到的好处。”
“不过……”
朱瞻壑将那封奏折给推到了朱棣的面前。
“孙儿要其中的一半收益。”
“一半?”朱棣还没说话,朱高燧就开口了。
“你想要好处也就算了,还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