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顾晨的办公室里,台灯的光映照在他坚毅的脸庞上。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眼神锐利如刀。
国内外的资本势力开始联手反击,舆论战也已打响。这不仅仅是对市场的冲击,更是一场围绕改革方向的较量。他必须反击,且要反击得精准、彻底。
---
党内的暗潮汹涌
第二天上午,党内高层召开了一场临时会议。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几位元老端坐在首席,目光审视地看着顾晨。
“顾晨同志,”一名年长的官员沉声开口,“近期市场动荡,外界对我们的经济政策产生了不少疑虑,你怎么看?”
顾晨稳稳地迎上对方的目光,语气沉稳:“市场的波动并非是改革带来的,而是部分资本势力的蓄意操控。他们利用境外资金制造恐慌,试图影响我们的政策方向。”
坐在对面的黄志强微微皱眉,缓缓说道:“可是,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认为我们的监管政策过于严厉,导致市场信心不足。”
顾晨微微一笑:“信心的问题,取决于我们如何引导。只要方向正确,市场最终会回归理性。”
会议室内一片沉默,几位高层交换了一下眼神。
李昌伟开口了,语气意味深长:“顾晨同志,你的决心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是否需要稍作调整?毕竟,稳定压倒一切。”
顾晨心中冷笑,所谓的“调整”,无非是希望他退让一步,让资本势力有喘息之机。但他很清楚,自己一旦让步,对方只会得寸进尺。
他坚定地说道:“稳定的前提,是市场的公平和秩序。如果我们向这些资本势力妥协,未来将更难以控制。短期的市场波动不可避免,但如果现在不坚定立场,未来的风险将更大。”
这句话让在座的几位官员脸色微变。顾晨的语气并不激烈,但话里的意味已经表明,他不会妥协。
元老中最资深的一位沉思片刻,开口道:“目前市场舆论的压力确实很大,但你说的也有道理。资本势力的问题,必须解决。”
顾晨点头:“我会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同时继续推进监管行动,确保市场稳定。”
会议的气氛微妙地发生了变化,一些原本有些犹豫的官员,似乎被顾晨的坚定态度所打动。
---
资本势力的反扑
与此同时,在另一座隐秘的会所里,沈斌的资本盟友们也在紧急商讨对策。
“顾晨的态度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硬。”一名身穿西装的中年男子皱着眉头,“他完全没有任何妥协的意思。”
“这很正常,”另一人冷笑道,“他现在已经骑虎难下,退一步就意味着失败。”
沈斌坐在主位,脸色阴沉:“我们的金融战术被封锁了一部分,但这不代表我们没有其他手段。”
他看向一名身材消瘦的年轻人,低声说道:“下一步,启动B计划,利用外部舆论继续加压。”
那名年轻人点头:“已经在操作了,海外几家主流媒体会在近期发布负面报道,把问题扩大化。”
沈斌的嘴角浮现一丝冷笑:“让市场动荡加剧,逼迫他们自己让步。”
他们很清楚,资本市场的波动,会直接影响政府的决策。如果这次他们能让高层内部产生动摇,那就意味着他们仍有翻盘的机会。
---
舆论战场上的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