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身,朝着杂物堆走去。脚下的土地因为炎热变得有些干燥,扬起了一些尘土。他来到杂物堆前,开始翻找起来。他先是找到了一根细长的树枝,树枝上还带着一些嫩绿的叶子,他用力把叶子摘掉,把树枝拿在手里比划着,觉得长度刚刚好。
接着,他又在角落里发现了一团旧毛线,毛线已经有些松散,颜色也变得暗淡。他捡起毛线,把它缠在手上,试图让它变得整齐一些。毛线有些粗糙,摩擦着他的小手,让他感到微微的刺痛,但他并没有在意。
然后,他来到鸡窝旁,小心翼翼地寻找着掉落的鸡毛。鸡窝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腥味,几只老母鸡正在悠闲地踱步,看到他过来,都警惕地看着他。他轻声地对母鸡们说:“鸡妈妈,我不会伤害你们的,我只是想要几根鸡毛。”他在鸡窝周围仔细地搜寻着,终于找到了几根色彩鲜艳的鸡毛。
他把找到的材料都放在地上,开始尝试制作毽子。他学着记忆中毽子的样子,把鸡毛放在树枝的一端,然后用毛线把它们绑在一起。可是,鸡毛总是不听使唤,刚绑好就又散开了。他着急地皱起眉头,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一遍又一遍地尝试,可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就在他满心沮丧的时候,一只大公鸡突然跑了过来,对着他“喔喔”地叫着,似乎在嘲笑他的失败。他有些生气地瞪了大公鸡一眼,大公鸡却毫不畏惧,依旧在他身边踱步。他捡起一根小树枝,想要把大公鸡赶走,大公鸡却灵活地躲开了,还不时地用嘴啄他的鞋子。
白敬安被大公鸡弄得心烦意乱,他用力把手中的树枝扔了出去,树枝正好落在了不远处的水桶里,溅起了一片水花。他看着水桶里的水花,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跑回屋里,拿来了一个小碗和一些胶水。他把胶水倒在小碗里,然后把鸡毛一根一根地蘸上胶水,再把它们整齐地排列在树枝的一端,用毛线紧紧地缠绕起来。
这一次,鸡毛终于被固定住了。他高兴地跳了起来,拿着自己制作的“毽子”,迫不及待地想要试一试。可是,当他把“毽子”抛向空中,用脚去踢的时候,却发现这个“毽子”根本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听话。它总是歪歪斜斜地飞出去,没踢几下就掉落在地。
白敬安的心情一下子又跌入了谷底,他坐在地上,看着手中这个失败的“毽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努力,却还是做不好一个毽子。他想起了小伙伴们手中飞舞的毽子,想起了他们欢快的笑声,心中充满了失落和委屈。
此时,太阳已经渐渐西斜,天边泛起了一抹绚丽的晚霞。村子里的烟囱里升起了袅袅炊烟,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白敬安知道,妈妈快要回来了。他不想让妈妈看到自己难过的样子,于是他把制作毽子的材料都收拾起来,藏在了杂物堆的后面。
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朝着院子门口走去。他站在门口,望着远方,等待着妈妈的身影。微风吹过,带来了一丝凉意,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中暗暗想着:“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做出一个世界上最漂亮的毽子。”
暮色像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却又不容置疑地覆盖了整个白庙村。劳作一天的村庄逐渐安静下来,唯有此起彼伏的虫鸣声,似在低声诉说着白日的故事。
忙完一天农活的柳青言,拖着如灌了铅般沉重的双腿,缓缓朝家走去。她的衣衫被汗水浸湿又风干,结出一层白花花的盐渍,头发也因整日的忙碌而略显凌乱,几缕发丝黏在她那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颊上。
她抬手推开家门,院子里弥漫着暮色,熟悉的场景映入眼帘。就在这时,她瞧见儿子白敬安小小的身影蹲在院子的角落里,四周散落着一些树枝、毛线和鸡毛。
柳青言心中疑惑,走近一看,只见白敬安正专注地摆弄着手中的东西,试图将它们组合成一个毽子的模样。地上那个所谓的“毽子”歪歪扭扭,毛线缠得乱七八糟,鸡毛也东倒西歪,显然是个失败的作品。
“小安,你在做什么呀?”柳青言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天劳作后的疲惫。
白敬安听到妈妈的声音,猛地抬起头,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眼睛里闪烁着失落与沮丧。他吸了吸鼻子,带着哭腔小声说:“妈妈,我想做个毽子,可是我怎么做都做不好。”说着,新的眼泪又在眼眶里打转,随时可能滚落下来。
柳青言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揪了一下,疼得厉害。她缓缓蹲下身子,看着地上那堆不成形的材料,又看看儿子满是委屈的小脸,心疼地伸出手,轻轻摸了摸他的头:“让妈妈看看。”她的手掌因为常年的农活而粗糙干裂,摸在白敬安柔软的头发上,却带着无尽的温柔。
她拿起那个“毽子”,仔细端详着。毛线粗糙,而且缠得毫无章法,树枝也选得太细,根本无法支撑起毽子的重量。她轻轻叹了口气,温柔地说:“小安,不是你做得不好,是做毽子有些小窍门,你还不知道呢。”
白敬安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妈妈,你知道窍门吗?你能教我吗?”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妈妈的信任和依赖,那股热切的渴望让柳青言无法拒绝。
柳青言微笑着点点头:“当然啦,妈妈小时候也经常做毽子呢。来,先告诉妈妈,你为什么突然想做毽子呀?”她顺势坐在白敬安身边,轻轻拉过他的小手,握在自己手中,试图给他一些温暖和安慰。
白敬安低下头,用脚尖在地上划着圈,小声说:“今天我看到小伙伴们在踢毽子,他们玩得可开心了,毽子在他们脚上飞来飞去,像有魔法一样。我也想和他们一起玩,可是我没有毽子。”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又低了下去,带着小孩子特有的失落和委屈。
柳青言把儿子搂进怀里,轻声安慰道:“小安乖,是妈妈不好,没有注意到你这么想玩毽子。不过没关系,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做一个,好不好?”她的怀抱虽然带着田间的泥土气息和汗水味,但对白敬安来说,却是最温暖、最安心的港湾。
白敬安用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好!”那笑容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瞬间点亮了柳青言疲惫的心。
“那你跟妈妈说说,做这个毽子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呀?”柳青言温柔地引导着,她想了解儿子的想法,也想借此机会鼓励他。
白敬安挠了挠头,认真地说:“我看到小伙伴的毽子有鸡毛,还有圆圆的东西会响,我就想找树枝当把儿,用毛线把鸡毛绑上去,再找几个铜钱放进去,这样就能和他们的一样了。”
柳青言摸了摸他的头说:“小安真聪明,想法很棒呢!不过这里面的门道可多啦。就说这树枝,你选的这根太细,毽子踢起来没劲儿,得找根更结实点儿的,这样它才经得起踢,飞得又高又稳。还有这毛线,太乱可不行,缠的时候得整整齐齐,不然鸡毛绑不牢,容易掉。”
白敬安听得很认真,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妈妈,时不时点点头。
“妈妈,那做毽子的鸡毛有没有讲究呀?”白敬安仰起头,好奇地问道。
“当然有啦!”柳青言耐心地解释,“鸡毛要挑又长又直、羽毛还得丰满的。你看你找的这些,有些又短又弯,这样的鸡毛做出来的毽子不好看,踢起来也不顺溜。好的鸡毛能让毽子飞得更漂亮,在空中就像个小仙子在跳舞。”
白敬安听得入神,脑海里浮现出毽子在空中优美飞舞的画面。
“妈妈,我知道啦,那我重新去找找树枝和鸡毛!”白敬安说着就要起身。
柳青言拉住他:“先别急,天已经黑了,明天再去找。我们先聊聊做毽子的事儿,等明天准备好材料,就能顺顺利利做啦。”
白敬安有些失落,但还是听话地坐了下来:“好吧,妈妈,那你再给我讲讲,踢毽子都有啥好玩的呀?”
柳青言笑了笑,开始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踢毽子的欢乐时光:“妈妈小时候啊,一到放学,就和小伙伴们聚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踢毽子。那时候,大家都自己做毽子,谁的毽子做得好,谁就能踢得又多又好。有一次,妈妈做了一个特别漂亮的毽子,上面的鸡毛五颜六色的,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可把小伙伴们羡慕坏了。”
白敬安听得眼睛睁得大大的,满是向往:“妈妈,那你是不是踢得最多的?”
柳青言笑了笑:“那可不一定哦,小伙伴们都很厉害呢。不过,只要大家在一起玩,开心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还会比赛,看谁一口气踢得多,谁能踢出各种花样。有人能连续踢上百个,还有人能踢出‘盘踢’‘磕踢’‘拐踢’,可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