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晓起时分,天色明净,宣微殿里一片凉意——昨夜香兽灭了数次,再点起来时便不怎么暖和了。
钟皇后斜倚在镜前,瞧着镜中那一张尚算姣好的面容,目光再上移时,已然瞧见了自己鬓边的那两缕显眼的白。
六夜啊,不过六个昼夜,便花白了头发。
也就是在这六昼夜之间,日夜颠覆、天地倾倒,下邑城传来诏书,姜戬禅位大女儿姜陨,她这皇后娘娘已然变成了皇太后,而这天下,大一统的天下,黔桂珠越皆臣服的天下,将奉姜陨为主。
荒唐!太荒唐了!女主天下,会遭天打雷劈,老天爷都要下刀子!
钟皇后一口郁气闷在胸口不得出,宫娥上前为她披衣,温声道:“娘娘,今日陛下回宫,由得胜门而入,还有两个时辰便到了,您……”
话音还未落,钟皇后已然拂落了桌上的一干物事,双手颤抖,起身而立。
“哪个陛下?姜陨?就凭她也配坐江山?这天下,乃是本宫同夫君打下来的!”
皇后的话音将将落地,紧闭的殿门却忽地一声大敞开来,风卷着雪打着旋儿涌进来,一股清冽冰凉的气味直冲进钟皇后的鼻端,令她接连打了好几个嚏喷。
再定睛看去时,那通天接地的霭霭白雪下,有一人伫立在门前,骨相清俊,深稳而立。
“……共主治下共六省,占据大半个九州,便是安南、窃国、澜沧此等小国都已臣服共主,太后娘娘此言差矣,只能勉强说,贤伉俪只打下了半个天下。”
眼见着曾经自己视为爱婿的宋忱如此出言,钟皇后气血涌动,差点没昏厥过去,手指抬起来,指着宋忱连连说了几个你。
“宋忱,本宫视你为半儿,未曾想你竟通敌叛国,协同姜陨造反!简直是养了一条狗!”
宋忱清咳一声,面容冷漠。
“臣数次谏言,娘娘何曾听过?通敌叛国更是无稽之谈——郑王同共主皆是您的儿女,您属意郑王为东宫,臣支持共主君临天下,说到底不过是政见不同,您为亲儿,臣为的是未婚妻,有何不妥?”
钟皇后捂住了胸口,只觉怒火攻心,“好你个宋忱,一男不许二女,你同姜陶婚约在身,此时却攀附姜陨,当真是寡廉鲜耻。”
宋忱哦了一声,语音平静:“好男该当从一而终,臣生是共主的人,死是共主的鬼,至于婚约——太后娘娘,您当初转达共主死讯时,落下来的眼泪,又有几分真呢?”
他面色无风无雨,将手中一物抛于地下,冷冷道:“您的殿外有千名步军把守,娘娘还望早些收拾齐备,前往德胜门。”
说罢,冷冷转身,拾阶而下。
宋忱在风雪里不过行了两步,便见前方有一珠钗满头的少女提裙而来,瞧见宋忱,面色大喜,只是还未待扑过来,宋忱已然拱手作揖,略略行礼,接着便大踏步远行。
姜陶一颗心沉入了海底,只觉得万事万物皆无趣,这几夜的辗转反侧都成了笑话,她丧魂落魄地进了殿中,由着宫娥为她脱去大氅,好一时才缓过神来,向着母亲哭诉起来。
“娘亲,如今到底是什么情势,为何我这封号成了长公主,长公主同公主又岂能同日而语?往后女儿要再举行个什么花神会,那些个公侯伯爵家的小姐们一定又要在背地里指摘我……方才忱哥哥来过了,为何见了我理也不理,究竟是怎么了嘛!”
钟皇后凄然地望了自家女儿一眼,有些大势已去的颓废感。
“都这个当口了,你却还在想着什么花神会,当真是被我养傻了么?”她长叹一声,缓了一口气,“如今是你那姐姐做皇帝,为娘都已成了皇太后,你岂能消消停停地再做公主?别露出这幅死了妈的鬼样子,赶紧擦擦眼泪,同母后一道儿去德胜门迎你皇父去吧。”
钟皇后这厢揣着一肚子的不甘心,到底无力回天,自乘车驾往那德胜门而去,只是这一路上听那甘相说话,这才将如今的情势知晓清晰。
南朝大军虽攻下了彭城、萧邑、却后继无力,姜戬御驾亲征,北军已然斗志昂扬,收归南朝不过是时日问题,可惜就在这当口,宋忱却已掌控先机,攻下了帝京。
而南朝九阍卫指挥使云扣京则领万人,在宋忱攻下帝京的当晚,一路沿西北而上,以宋忱的名义,收拢大军,一个一个地叩开了西北诸城的城门,在帝京同宋忱汇合。
如此一来,姜戬虽率十万大军,可惜前有六万南朝军队压境,后有宋忱、云扣京数十万兵力控制京畿重地,腹背受敌,以姜戬过去的脾性,那是一定会退守中原,虽早晚会被瓮中捉鳖,可也能延缓一段时日。
只可惜今日的姜戬同往日又不同。
征战二十年,浑身皆有伤痛,虽则天下男子皆重权利轻恩情,可他如今一口心气早已散了,想着大女儿如今咄咄逼人的情势,到底是决定暂退一步,以待来日。
而那德胜门如今人头鼎沸,百姓纷纷围簇在道路两旁,只等着今日一睹新皇之真容。
关于这几日的变天,百姓们皆不知内情,只知那昭告天下的圣旨上说什么帝女天纵奇才,上天用之,帝效尧舜,禅位帝女。
这般千古奇谈令帝都乃至天下的百姓震动,民间又传闻着新帝从前做江南共主的轶事,更有亲朋故友曾在江南居住过的,又传闻着新帝从前做江南共主时,豢养禁脔,其中一位绝色,人称南朝第一宠姬的,曾当街巡行,任人欣赏绝色姿容,这般风流韵事,在帝都百姓的口中口口相传,一时间沸沸扬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