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车!速去李府!"朱标的声音犹如闷雷一般低沉而又坚定地响起,仿佛是一块千钧重的巨石猛然砸入那原本平静如镜的湖面之中,瞬间激起了层层汹涌澎湃的巨大涟漪。
随从们听到命令后,一个个都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他们纷纷如同疾风般迅速行动起来,急匆匆地奔下楼去着手准备车辆等一应事宜。刹那间,整个府邸内的空气似乎都被一种无形的紧张氛围所笼罩,让人感到压抑得几乎无法呼吸。
朱标静静地站立在窗前,他那双幽深而锐利的眼眸直直地望向远方那连绵起伏、巍峨壮观的山峦。此时,他的目光深邃无比,就好似能够轻而易举地穿透这片广袤无垠的山川大地,径直抵达那遥远而未知的未来世界。
其实,对于此次前往李府之行,朱标心里非常清楚其中潜藏的种种风险与危机。只要稍有差池或者疏忽大意,那么等待自己的必将是一败涂地、全盘皆输的悲惨结局。然而,尽管前方道路崎岖坎坷、布满荆棘,但在他那颗坚毅刚强的内心深处,早就已经做出了一个坚定不移的重大决定——为了大明王朝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哪怕粉身碎骨、万劫不复,他也一定要勇敢地放手一搏!
与此同时,位于城中另一处的李府之内,同样也是一片凝重肃穆的景象。只见那位德高望重的李老将军正端端正正地稳坐于那张雕刻精美的太师椅之上,他那只青筋暴起的右手紧紧地握住一根古色古香的拐杖,由于用力过度,其指关节已然变得苍白如雪。很显然,李老将军也提前获知了太子即将亲临府上拜访的重要消息。他深知,这场会面将会成为双方之间最终的一场激烈较量与彻底摊牌。
朱标缓缓地踏入李府那扇厚重的大门,每一步仿佛都踏在了在场众人的心弦之上。刹那间,无数道目光如箭一般齐齐射向他,紧紧地聚焦在他的身上。只见他身着一袭华丽而威严的太子蟒袍,袍袖随风轻舞,更衬得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然而,那俊朗面容上流露出的温和笑容和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儒雅之气,又如春风拂面般令人心生亲近之感。
他步履稳健地走到李老将军跟前,微微躬身,深深地作了一个揖,然后缓声道:“李老将军。”这三个字虽轻,但在这寂静的氛围中却显得格外清晰。
李老将军端坐在椅子上,面沉似水,双眼紧盯着朱标,声音低沉地问道:“太子殿下此来,所为何事?”话音未落,便能感觉到一股压抑的怒火在他胸腔中翻腾,仿佛随时都会喷涌而出。
朱标毫不退缩,昂首挺胸,直视着李老将军的眼睛,坦然说道:“为大明计,为军队计。”他的话语简洁明了,掷地有声,透露出一种坚定与决绝。
听到这话,李老将军冷哼一声,嘴角扬起一抹冷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莫非太子殿下以为,仅凭你这三寸不烂之舌,就能轻易说服老夫不成?”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屑,似乎对朱标的到来并不买账。
此时,谈判桌前的气氛已然紧张到了极点,犹如拉紧的弓弦,一触即发。双方对峙而立,谁也不肯退让半步,一场激烈的交锋即将展开……
李老将军态度强硬,将手中的拐杖重重地顿在地上,“老夫戎马一生,岂能容你一个黄口小儿随意更改军制!太子殿下,你若一意孤行,莫怪老夫」他的话语中带着明显的威胁之意。
朱标面色平静,他缓缓从袖中取出一卷明黄色的绢帛,展开在李老将军面前。这绢帛上,赫然是朱元璋的亲笔签名和玉玺印章。
李老将军脸色骤变,他颤抖着双手接过绢帛,仔细辨认,最终颓然地瘫坐在椅子上。
“李老将军,您还有什么话要说吗?”朱标的声音如同春日里的湖水一般平静,但那其中蕴含着的威严却是如巨石入水,激起层层涟漪,让人无法忽视且不容置疑。
李老将军面色凝重地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心中所有的忧虑与迟疑都吸入腹中。然后,他才缓缓开口说道:“老夫……愿听太子殿下调遣。”这几个字从他口中说出时,仿佛有着千钧之重。
朱标微微颔首一笑,那笑容宛如冬日暖阳,给人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如此甚好。”他轻声说道,言语间透露出一种满意之色。接着,他稍稍停顿了一下,那双深邃而锐利的目光开始缓缓扫过在座的众人。每一道目光都像是一把利剑,直直地刺入人们的心底。
当朱标的视线最终定格在李老将军身后那个年轻将领身上时,整个大厅似乎瞬间安静了下来。只听得见朱标沉稳有力的声音再次响起:“李将军,孤记得,你似乎对火器颇有研究……”这句话就像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打破了原本的宁静,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关注。
朱标看着颓然的李老将军,心中并无半分得意。他虽有父皇手谕在握,但这并非他所愿。强硬压制,只会埋下隐患,而非长久之计。
他深吸一口气,眼底的深邃如古井般幽静,他缓缓说道:“李老将军,您戎马一生,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孤怎会忘记?新军制,并非要摒弃旧制,而是为了让大明军队更加强大。”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真诚,“您和您的旧部,都是大明的宝贵财富,孤定会在新军制中为你们安排合适的位置,绝不会让您们寒心。”
李老将军闻言,浑浊的双眼闪过一丝惊讶,他抬起头,望向眼前这个年轻的太子。他原本以为,太子会借着圣旨,对他进行打压,却没想到,太子竟然如此重视他和他的旧部。他心中那块坚硬的冰,似乎也开始慢慢融化。
李老将军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对着朱标抱拳,“太子殿下深明大义,老夫……愿为大明效力!”
朱标嘴角微微上扬李老将军的态度转变,无疑为接下来的改革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朱标转身,看向在座的所有将领,眼中充满了坚定,“诸位,新军制改革,势在必行,我希望各位都能竭诚尽力,为我大明,为我中华,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随着李老将军一派的转变,军事改制在各大军区如火如荼地展开。
朱标亲自坐镇军营,指导新军的训练。他将前世的军事理论与大明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