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惊愕而变得有些颤抖。
原来,跪在大殿之内的不是别人,正是朱标的二弟——秦王朱樉。此时的朱樉低垂着头,脸色惨白如纸,毫无血色,往日里那飞扬跋扈、意气风发的神采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朱标定了定神,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但心中的震惊却依然难以抑制。他迈步走上前去,站在朱樉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曾经亲密无间的弟弟,厉声喝问道:“二弟,为何是你?!”
听到朱标的质问,朱樉浑身一颤,猛地抬起头来。四目相对的那一刻,朱标看到了朱樉眼中流露出的恐惧、愧疚以及一丝绝望。然而,还未等朱樉开口回答,朱标便又上前一步,再次厉声质问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我兄弟情深,自小一同长大,情同手足,可如今你竟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陷害于我,究竟是何缘由?”
朱樉昂首向天,纵声狂笑起来,那笑声震耳欲聋,其中饱含着无尽的凄凉与悲愤:“哈哈哈哈哈……兄弟情深?简直就是笑话!皇位仅有一个,只要你还活在世上,我便永远只能被压一头,永无出头之日!想我自小勤读各类兵书战策,对于行军打仗、排兵布阵之术可谓是烂熟于心,武艺更是精湛绝伦,凭什么就要向你俯首称臣?这广袤无垠的天下,理当归属我才对啊!”
朱标面沉似水,眼中闪过一丝痛惜之色,但很快又恢复了冷静。只见他缓缓伸手入怀,掏出厚厚的一叠书信来,然后用力地朝着朱樉甩去。那些书信如雪花般纷纷扬扬地飘落至朱樉跟前。
朱标怒目圆睁,指着地上的书信,厉声呵斥道:“你暗中勾结瓦剌,妄图谋朝篡位,如今证据确凿如山,铁证在此,你还有何颜面狡辩?!”
朱樉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滚滚而下。然而仅仅片刻之后,他的神情又重新恢复了镇定自若,强装出一副无辜的模样开口辩驳道:“大哥,你莫要听信他人谗言,这些所谓的‘证据’不过是有人故意捏造陷害于我罢了。小弟对父皇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啊!”
朱标根本不为所动,他冷冷地看着朱樉,丝毫不为其花言巧语所迷惑。紧接着,他猛地转过身去,对着身后那群如狼似虎的侍卫高声喝道:“来人呐!速速将秦王给我拿下,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随着朱标的一声令下,众多侍卫齐声应诺,如潮水一般汹涌而上。他们动作迅速而敏捷,眨眼间便已冲到朱樉身前,七手八脚地将其牢牢捆缚住。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面对这般阵势,朱樉居然并未做丝毫抵抗,只是用一双充满怨恨与恶毒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朱标,那目光犹如两把利刃,似乎想要直接穿透对方的身体,将其生吞活剥一般。
朱标无视朱樉那吃人般的眼神,径直带领着朱樉以及那一摞足以定其死罪的证据,快步向着朱元璋的寝宫走去。一路上,气氛异常凝重压抑,所有人都沉默不语,唯有沉重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宫殿走廊里不断回响。
不多时,一行人便抵达了朱元璋的寝宫门外。朱标深吸一口气,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后,轻轻推开房门走了进去。朱元璋正端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锁,满脸威严之色。待朱标将整件事情的经过详细禀报完毕,并将所有证据呈现在他眼前时,这位一向沉稳坚毅的开国皇帝也不禁为之色变。
只见朱元璋的面色刹那间变得铁青无比,嘴唇微微颤抖着,一股无名怒火在他胸膛中熊熊燃烧起来。他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的一切,怎么也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自己最为宠爱看重的儿子,竟然犯下如此天理难容、大逆不道的罪行!
“樉儿啊,事已至此,难道你就没有半句话想要对朕说吗?”朱元璋那低沉而又威严的嗓音回荡在宫殿之中,仿佛一道闷雷在空中炸响,其中还夹杂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悲痛之情。他那双锐利如鹰隼般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眼前的朱樉,似乎要透过他的身体看到其内心深处的想法。
然而,面对父亲的质问,朱樉却如同被抽走了灵魂一般,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他低垂着头,不敢与朱元璋对视,双手不自觉地攥紧衣角,微微颤抖着。
朱元璋见状,不禁长叹一声,这声叹息犹如秋风扫过落叶,充满了无尽的凄凉和无奈。他缓缓闭上双眼,稍作停顿后再次睁开时,眼中已然闪过一抹决然之色:“来人呐!立刻将秦王朱樉押入天牢,暂且收监,听候朕的进一步发落!”随着他话音落下,一群全副武装的侍卫如潮水般涌进殿内,迅速来到朱樉身旁,毫不留情地将他架起带走。整个过程中,朱樉始终保持着沉默,没有做出丝毫反抗。
朱标身姿挺拔地站立于宫廷的正中央,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众人虔诚的朝拜。他那英俊的面容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身上华丽的服饰更是增添了几分尊贵之气。此时此刻,无数道敬仰和羡慕的目光聚焦在他身上,仿佛整个世界都围绕着他转动。
然而,尽管身处如此荣耀的时刻,朱标的内心却如同一泓宁静的湖水,波澜不惊。因为他深知,眼前的一切不过是漫长人生旅程中的一个起点罢了,未来还有更多艰难险阻等待着他去征服。
朱标迈着稳健的步伐,缓缓走向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朱元璋。当他们彼此靠近时,一种难以言喻的亲情氛围弥漫开来。朱元璋站起身来,张开双臂,与朱标紧紧相拥在一起。这位历经沧桑的帝王,此刻眼中流露出对儿子深深的疼爱之情。他轻轻地拍了拍朱标的肩膀,仿佛将自己一生的智慧和力量都传递给了这个年轻的继承人。
朱标则静静地感受着父亲宽厚手掌传来的温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这种温暖如同冬日里的暖阳,驱散了他心头所有的忧虑和不安。
朱标慢慢地抬起头,望向远方。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似乎能够穿透层层迷雾,看到遥远的未来。在那里,或许有无数未知的挑战,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背负着整个大明王朝的希望与责任,他必须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父皇,儿臣定不负您的期望。”朱标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回荡在空旷的宫殿之中,仿佛是一句永恒的誓言。
夜已深,万籁俱寂。朱标独自一人悄然登上东宫的屋顶,默默凝望着远处闪烁的宫灯。那些微弱的光芒在黑暗中摇曳不定,就像是他记忆深处关于前世大明的种种片段。回想起那个曾经充满磨难与坎坷的时代,朱标的心情愈发沉重起来。他深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就在这时,一道黑影如鬼魅般一闪而过,悄无声息地落在了朱标的身后。“殿下……”一个低沉的声音打破了夜晚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