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明神色淡然,心说,没见过我这样儿的?那推荐你们看《城市猎人》。
田忌问道,&ldo;李子莫非是墨家子弟?&rdo;
&ldo;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一定非是墨家。&rdo;
田和翘起嘴角,&ldo;听闻燕赵多尚义任侠、慷慨悲歌之士,果然。&rdo;田和话锋一转,&ldo;李子知兵,不知就齐鲁接下来的战事,何以教和?&rdo;
&ldo;明以为,我军或可以空营诱敌,置伏军于东西二山,再置一军截其后路,如此鲁军可破。&rdo;
田和与田忌对视一眼,点点头,&ldo;先生辛劳,和拜谢。&rdo;
李明明行礼,退了出去。
很快,齐军行动起来,李明明知道,对自己的话,田和、田忌听进去了。
到第二日,张丑回返,面有喜色地回禀田和,&ldo;吴起懦弱之人,其兵老弱,又无战志,吾军可胜矣。3&rdo;
对这样的说辞,田和、田忌对视一眼,正待再问细节,斥候来报,鲁军已至西风口。
张丑大惊。
田和再次与田忌对视一眼,微微笑道,&ldo;迎战!&rdo;
1吴起曾是曾参弟子。
2齐鲁之战的细节是根据《东周列国志》上面走的,《史记》和《资治通鉴》对此战都是一语带过。
3参照《东周列国志》。
第75章吴起之死
吴起发现中了埋伏,压下最初的惊乱,亲自指挥,竟然慢慢稳住了阵脚。
田和在高处瞭望,不由得赞叹道,&ldo;吴起倒真是一员能将!&rdo;说着扫了身侧的李明明一眼。
李明明笑笑。
&ldo;李子可有话要说?&rdo;
&ldo;不知相国听没听过一把凶剑的故事?&rdo;李明明微笑道。
&ldo;讲来听听。&rdo;
&ldo;传说有一柄上古神剑,名沉渊,&rdo;李明明胡诌道,&ldo;挥动时天地色变,风雷助之。持之者,三界之中未有敌手。然而待到其主体衰病弱之时,便会被这把剑反噬。&rdo;
田和微微一笑,&ldo;噬主之剑,有意思……&rdo;
李明明言止于此,没再说什么。
春秋战国时候流行的谈话艺术是&ldo;比兴&rdo;&ldo;以物喻人&rdo;,讲个内涵小段子,再说正事,或者讲个内涵小段子,余下的自己体会去吧。李明明这么直来直往的人也少不得入乡随俗,内涵了一把。
&ldo;不知李子是柄什么样的兵器?&rdo;田和突然问。
&ldo;侠客之剑!&lso;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rso;1&rdo;李明明淡然道。
田和深深地看李明明一眼,&ldo;好个&lso;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rso;啊‐‐&rdo;然后便重新把目光放在战场上。
齐军所有的伏兵、吴起布置的左右两支军队都已经参战,整个战场乱成了一锅粥。
田忌的指挥中规中矩,但齐军人多、装备好,又打了鲁军一个措手不及;鲁军士气不错,吴起精通阵法,但终究失了先机,力量本来也不如齐军,算是被田忌压着打。
渐渐地,鲁军露出了明显的颓势。
然而吴起虽然人品可鄙,在战场上却着实是条汉子,并无退志,反而自己亲身上阵,砍杀得很凶。几员鲁将都被他杀了。
&ldo;我去试试吧。&rdo;如今李明明还真有点悍不畏死的意思。再说,织女是神仙,便是自己的生魂死了,估计织女也死不了,李明明这命拼得一点挂碍都没有。
田和看李明明,片刻道,&ldo;去与大将军说一声吧。&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