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小姐,官家来了。&rdo;端儿在门外唤道。
妍君抹了眼泪便要出去,我抱起沈桑将他放到床上,快步追上妍君,&ldo;我也去。&rdo;
盛大的封禅前前后后持续了整整一月,在泰山待了一旬的官家回到皇宫依旧是红光满面。
他笑呵呵地命妍君免礼,一面走入正殿内坐下,一面道,&ldo;是说要带你同去才好,这一月,辛苦沈娘子了。&rdo;
&ldo;皇上,&rdo;妍君并未随他坐下,而是行大礼跪在官家面前,&ldo;若我同去了,我哥哥是不是就不会受刑?&rdo;
官家面色一变,&ldo;你知道他犯了什么错?&rdo;
&ldo;妾不知。&rdo;
官家似乎放松了下来,语气也缓和了许多,&ldo;你入宫近一年,这月还掌后宫事务,可不再是沈家未出阁的小姐。沈桑忤逆朕,若是朕处置不当,偌大的沈家怎么会只有你一个人帮他?&rdo;
&ldo;你用着家里的名号把他从牢里带了出来,别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朕不管,是额外宽宥他,也是包庇你,若是沈家有一丁点的动静,你,还有你们整个沈家。&rdo;
官家说到这里便不再继续往下说。
&ldo;妾一时情急才与侍卫道族谱,绝没有外戚乱政的意思。&rdo;
妍君进宫,从大处来讲,最要提防的不是后宫诸妃,而是最为敏感的外戚势大,这种话题往往稍有不慎便会牵连满门。
&ldo;知道就好,那沈桑,说是你哥哥,其实不过沈相从前在外面结下的野果子,庶兄都算不上,怕是沈氏族谱中都没有他的名字,跟你,也算不得多近的关系,以后,休要再提起他。&rdo;
&ldo;他已经疯了。&rdo;妍君抬起头硬生生道。
&ldo;如何?你说给朕,是要干什么?&rdo;官家明显不悦。
&ldo;翰林图画院封牟参见皇上,恭祝皇上封禅事成,大兴赵宋!&rdo;我向前跪了跪,大声道。
我搜刮了肚内所有祝贺之词,去赞美这场显然荒唐的封禅,一口气说了一大串,又大大地作了一个礼。
官家很是受用,&ldo;封卿怎在此处?&rdo;
&ldo;回皇上,美人命下官做祥瑞图,故来殿内询问具体做法。&rdo;
&ldo;沈娘子有这心很好。&rdo;官家点了点头,&ldo;地上凉,快起来坐吧。&rdo;
妍君依言起身坐下。
&ldo;朕记得封卿更善做人物图,不如将诸卿也加进祥瑞图里去,让大家都看看我大宋盛世。&rdo;官家捋了捋胡须,&ldo;沈娘子觉得如何?&rdo;
妍君只点点头,却也丝毫没有减了官家的兴致,&ldo;朕许你向在场官员问询那日的盛况,这画要好好地做!&rdo;
&ldo;诺。&rdo;
宰相王旦。
我听说过他,寇相罢相后,便由他总领宰相事务,从前我一门心思画画,对朝堂之事实在知道的很少。
这位王相,我只知道他是有贤相的名号的。
前往泰山封禅一事没有宰相的支持绝不会进行地如此顺利,要做百官的祥瑞图,首先自然是要拜访王相。
他一眼就看出了我努力迎合别人的别扭,却没有戳破,&ldo;还是多琢磨琢磨祥瑞吧。&rdo;
他说了这一句,便起身回到议政的地方,那里的官员都忙忙碌碌,似乎没有一刻停歇。
我想到澶渊之役时官家曾大为褒奖王大人,当时他留守开封,十日十夜未曾归家,昼夜不停地在官署中处理事务,一力稳定了开封府的局面。
不愧为贤相。
&ldo;封大人是翰林图画院来的?&rdo;我转过头,见一与我年纪相仿的士子打扮模样的人同我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