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急促的声音戛然而止,我疑惑地看着陈强,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变得如此强硬。“谁啊?”我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满,好不容易研发的新型生物农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正是寻求合作的好时机,他倒好,直接把人拒之门外。
“一些想坐享其成的公司罢了。”陈强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成功,他们就眼红了,想来分一杯羹。”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自从我们的新型生物农药在县电视台播出后,咨询电话就快被打爆了,不少公司都抛来了橄榄枝,希望能够代理我们的产品或者与我们合作。
“那我们也不能一概拒绝吧?万一有合适的合作机会呢?”我说道,“毕竟,我们现在的生产规模还比较小,如果能够借助外部力量,可以更快地将产品推广出去,让更多农民朋友受益。”
陈强走到我身边,轻轻握住我的手,语气坚定地说道:“佳佳,我知道你的想法,但是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原则。我们要做的是打造自己的品牌,而不是成为别人的加工厂。”
我看着陈强坚定的眼神,内心充满了感动和敬佩。的确,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走得更远。
几天后,农业科技园区的赵主任亲自来到了我们的农场。
“佳佳,陈强,恭喜你们啊!你们研发的这款新型生物农药可是为我们园区争光了!”赵主任一见到我们就热情地祝贺道,“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我们园区出了款高效环保的好农药,纷纷前来学习取经呢!”
寒暄过后,赵主任说明了来意,他希望我们能够担任农业科技园区的形象大使,帮助园区推广绿色农业理念,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的投入。
“我们愿意!”还没等赵主任说完,陈强就一口答应下来。
我知道,对于陈强来说,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他一直希望能为家乡的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看着眼前这片生机勃勃的田野,我仿佛看到了未来充满希望的景象。这时,陈强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接通电话,脸色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是王教授!”陈强挂断电话,神情激动,“他们团队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级奖项!”
我惊喜万分,王教授是陈强在农科院进修时认识的导师,一直以来都对我们的研究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这次获奖,是对他们多年来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我们立刻驱车赶往农科院,见到了王教授和他的助手孙研究员。王教授精神矍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并向我们展示了获奖证书和奖章。
“这次获奖,离不开你们在实践应用方面的探索和贡献啊!”王教授感慨地说,“你们的成功,证明了我们的科研成果是有价值的,是可以真正造福农民的!”
孙研究员也补充道:“是啊,你们研发的生物农药,不仅效果好,而且环保安全,为绿色农业发展树立了标杆,也为我们科研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看着他们脸上自豪的笑容,我深受感动。科技创新,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真正的价值。
“王教授,孙研究员,我们以后要更加努力,研发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陈强坚定地说。
王教授赞许地点头:“好!年轻人有这样的志向,我很欣慰。农业科技创新,大有可为啊!”
我们和王教授、孙研究员热烈地讨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从生物农药到土壤改良,从精准农业到智慧农业,每一个领域都充满了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