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刘禅接着道:“孩儿身为父王嫡长子,总归要经历战场的洗礼才能真正长大,总不能一辈子都呆在您的羽翼之下吧?”
刘备的眉头皱得更深了,苍老的脸庞上皱纹都生出了不少:“可战场凶险,凡经历者都九死一生,你。。。”
“孩儿会保护好自己。”刘禅挺起胸膛,盯着刘备不卑不亢的说道:“丞相也曾说过,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明兵势,乃庸才也。”
“父王也不希望孩儿以后在面对战事的时候,只做纸上谈兵的赵括吧?”
刘备犹豫不决,脸色变得极为难看,过了很长时间,他缓缓摇头:“不行,你是蜀川的世子,孤百年之后,偌大的巴蜀需要你来治理,倘若这次你在战场上出了差错,孤的基业交给谁?蜀川的将士们怎么办?百姓怎么办?”
“君不见凤雏庞士元乎?”
“孤不会让你去的!”
对于刘备冷厉的目光,刘禅浑然不觉,沉声应道:“倘若孩儿战死沙场,那便说明上天不兴巴蜀,所谓天意者,不可违!”
“对于孩儿而言,战死沙场比窝窝囊囊活一辈子更爽快,鲜衣怒马,为国而征方为大汉热血男儿!”
“孩儿还想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说着,刘禅的目光陡然变得坚定,那自信的锋芒直指人心。
看着眼前眸色坚定的少年,刘备有些失神,不知何时,他已看不透少年的内心,仅仅只有一瞬,便觉白发苍苍,英雄迟暮。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诸葛亮轻声重复这句话,随即儒雅的眸子深处迸发出强烈的精光。
“昔日伏波将军马援曾言‘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今日少主将其加以修饰,赋其诗文,真乃大才也。”诸葛亮咋舌称赞道。
刘备老脸微抖,瞥了两人一眼,随即捋起了胡须,闭眼不语。
半晌后,刘备半阖的眸子缓缓睁开,当即看向刘禅问道:“你。。。当真要去?”
刘禅坚定道:“是。”
刘备深吸一口气,目光恍惚,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罢了,既如此,孤便让子龙为主将,你为参军,即日起兵发上庸城。。。”
“战场凶险多变,你只需在后方协助子龙谋划便可,不可亲自参与战场杀敌。。。”
刘禅应道:“父王放心,孩儿不是莽夫,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冲锋陷阵,沙场征战有四叔在呢,孩儿不会有性命之忧。”
“你都这般说了,孤还能怎样呢?”
刘备缓缓转过身,背对着刘禅,风烛残年的身躯颤抖得极为厉害,他双手负于后背,那原本能撑起天地的背影,此时却佝偻得像是被蛀虫掏空的沉木。
刘禅心头一紧,鼻尖微酸。
原来,他始终深爱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