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景明笑道,“还好,我听说你被人捉走了,就赶了过来。正好碰到宫里招人,我就进来了。一点不疼了,你放心吧。”
顾绵绵又哭了一场,从此,两个人在宫里相依为命艰苦度日。
卫景明来了之后,顾绵绵每天开朗多了,反正她这里从来没有人来,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她让卫景明睡在厢房里,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
卫景明每天把院子里扫的干干净净,到点去取饭。因着顾嫔失宠,她的份例总是不够,一顿能有两个菜就很不错了。卫景明经常和御膳房的人吵架,总能多吵来一些好吃的。冬天太冷,顾嫔的炭火不说质量了,连分量都少得可怜。
大小是个嫔,过得却比在青城县还要苦。
日子虽然苦,两个人却觉得有滋有味,两颗心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从原来单纯的喜欢到相濡以沫。
顾绵绵每天让卫景明给她梳头换衣裳,卫景明虽然去了势,但这是自己喜欢的姑娘,他并不因为自己残疾了就远离她。顾绵绵虽然没侍过寝,但嬷嬷们教过她许多东西,她懂得也多,知道怎么让一个去了势的人得到一些快乐。卫景明自然投桃报李,两个人在这小院子里居然过的像夫妻一样恩爱甜蜜。
这样过了几年,卫景明忽然被推举到御前服侍。
顾绵绵有些不想让他去,“伴君如伴虎,我担心你。”
卫景明把顾绵绵搂在怀里轻声道,“太妃娘娘能照看我们到几时呢,你放心,我去了御前会好生当差,争取早日出头。等我出头了,你也能过上好日子。”
顾绵绵鼓起小嘴,“我觉得现在日子就很好。”
卫景明摸了摸她的头发,“一旦太妃娘娘没了,咱们无权无势,到时候死路一条。我出去闯一闯,说不定能出头呢。”
顾绵绵十分不舍,“你走了,往后就不能回来看我了。”
当天晚上,小夫妻两个温存到半夜才歇下。从那以后,卫景明好多年都没踏进过这个小院一步。
卫景明去了御前,如火箭一般往上爬,没过几年就接替了王总管成为御前总管。做了总管之后,卫景明悄悄照看顾绵绵那里的生活,且意外拜师玄清门,学得一身好武艺。除了习武,他还学文,几年的工夫就能出口成章。连皇帝都时常感叹,这要不是个太监,做个探花都绰绰有余。
又过几年,卫景明做了北镇抚司指挥使。他帮着皇帝抄家灭族杀了不少人,是皇帝手里的一把好刀。但卫景明知道,自己得寻找下一个靠山,不然将来肯定没个好下场。
卫景明挑中了最不起眼的梁王,最后成功帮助梁王夺得皇位,继续任北镇抚司首领。作为交易,卫景明要求接顾绵绵出宫。
新帝自然不在意一个从进宫就失宠的太妃,睁只眼闭只眼答应了此事。
又是一个隆冬的早晨,卫景明穿着指挥使的官服回到了那个小院。自从他做了御前总管后,顾嫔这里的份例就再也没少过,她总算能够吃饱穿暖。等卫景明做了指挥使,顾绵绵这里服侍的宫人一个不少都送了过来。但顾嫔仍旧不喜欢别人服侍,那些宫人们只能干完活就走。
卫景明来的时候,宫人们刚刚把院子里的活儿干完,顾太嫔挥挥手让她们赶紧走,别吵着她。
众人路过卫景明身边,战战兢兢地行个礼,飞快地逃走。
顾绵绵抬头看见卫景明,她似乎一点不惊诧,十分平静地笑看他,“卫大人来了,进屋坐坐。”
卫景明反手轻轻一晃,靠着内力关上了大门,然后张开了双臂。
顾绵绵毫不犹豫飞奔过来,一头扎进他怀里,又是一场痛哭。
卫景明在她脸上亲一口,“绵绵,我来接你回家。”
第91章番外三各自安好
吴远离开京城后,就再也没回去过。
刚离开京城时,他没有什么目标,随意找了个比较繁华的城镇落脚。一家子租了三间屋子,父子两个开起了义诊。
刚开始大家有些不相信,觉得父子两个是骗子,好好的哪个大夫会免费给人家看病啊,家里有多少钱也不够这样赔的。吴远也不在意,有人来就看,没人来就自己研究医术。总有穷人没钱看病,走投无路之时看到有人免费看病,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拖着重病的身躯来求吴远。
吴家父子两个治好了几个重病患者之后,立刻在当地打响了名气,越来越多的穷人蜂拥而至来吴家看病。听说他是太医,一些富户人家也开始登门看病。对待穷人,吴远看诊和开药方都是免费,对待富人,吴远没看一次病,让对方救助当地一个穷人。刚开始,吴远只负责给病人写方子,抓药的事儿让病人自己解决。然而对那些穷人来说,空有一个方子没有任何作用,还是要继续等死。
吴远不想眼睁睁看着那些百姓因为缺药而病死,那些壮年汉子是家里的依靠、年轻的母亲是家里的定海神针、孩子们更是家里的希望,他们一遍遍跪在地上求吴远。
吴远没有办法,他掏钱从当地药铺买了许多药,免费给穷人吃。但吴远在经历过京城里的波折后,并不是一心只晓得看病的傻子。吃他的药可以,要给他干活抵债。吴远自己没有田地,只能让这些人去修路铺桥,按照药材的价钱来定任务。这样一来,省得那些明明能吃得药的人也来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