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鉴十三年秋,此时的余生已经年过半百,鬓角已经爬满了白霜。说起来此时的他还算不上多么的苍老,但是比起与他同时代的同僚们,他已经算是少有的长寿了。
也是这一年的秋天,赵简以谋反罪被处死,在此之前余生去看过他一眼,长时间被囚禁在天牢之中的赵简已经疯了,逢人便说你们一个个都对不起摄政王,余生静静地看了他好半晌。最后只留下一句话便离开了。
“是摄政王成就了你,也是摄政王毁了你,唯有你对的起摄政王。”赵简又哭又笑,风光了大半辈子,最后很不体面的死去了。
赵简被处死以后,按照之前的约定,楚灵犀以及阿念还有几个摄政王旧党被流放,只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却出现了一个很令人感到不快的小插曲。
那一日余生亲自送着押送他们几人的队伍离开,临行前余生看着二人的神色满是不舍。
“我没能履行我对你父亲的承诺。”自那日见过楚相印后,余生就好像在一瞬间老去了一样。
楚灵犀的话神色十分的放松,看到余生这副模样,他反倒上前宽慰道:“余叔不必如此,若我父亲看到你所做的一切的话,他也必然无话可说。”
“过去的就都过去了,晚年愉快,余叔。”楚灵犀上前对余生行了一礼,随后把位置让出来,留给了阿念。
“大伯会想办法把你带回汴京的。”归根结底,楚相印的目标一直都是他与陈玉书这些曾经被摄政王点名辅政的人,就连楚灵犀也不过是一颗可取可弃的棋子罢了,所以若余生执意想要将身为无关人等的阿念捞回,想来楚相印也不会追究什么。
“不必的大伯。”阿念倒显得颇为洒脱,“我呆在汴京的时间也已经足够久了,现在我也已经长大了,只是爹娘那里就得拜托给大伯了。”
余生心底感到很欣慰,同时也有些怅然若失,曾几何时他也是那样踌躇满志的离开家乡,出门闯荡,只是那时的他可曾想过,这一走竟然就是半生。
“你放心吧,用不了多久我就回汴京去,去弥补我这些年遗留的遗憾。”余生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笑着与二人告别。
看着押送的队伍逐渐远去,余生的神色渐渐冷冽下来,之后他悄然对着身旁一个看似寻常的军士说了一番话。
“去把他们带走吧,楚相印的话不值得信任。”那军士面目模糊,闻言只是悄悄点了点头,便趁着众人不注意离开了这里。
那个人正是与余生多年不见的武道宗师小白,自那日天歇湖一战后,小白便回了中原去了却一桩他师父李三思未能了却的心愿。
昔年李三思在收下小白为徒之前,曾经楚璇打过一次赌,而当时赌局的结果是楚璇赢了,楚璇要求李三思给他做一件事,但是直到李三思坐化,楚璇要他做的事都还没有告诉他。
于是这个承诺顺理成章地落在了小白的身上,可是小白等了这些年,却一直没有好的机会去完成这个承诺。
“眼下就是完成承诺最好的时机了。”小白寻了个无人的地方,将那身士兵甲胄换下,换了身寻常衣衫,随后策马朝押送队伍离开的方向赶去。
他一人要远比整支押送队伍的速度快许多,但是他并没有急着出手。
等到押送队伍走了四五天以后,小白才终于有了动作。
这支队伍中除了一支寻常的城卫军以外,并没有什么棘手的人物存在,小白趁着夜色打晕了几人后,找到了被环环包围的楚灵犀与阿念。
“灵犀殿下,摄政王殿下曾嘱咐我在关键时刻助你一臂之力,眼下虽然看起来晚了些,不过也只好如此了。”
其实在小白出现之前,就有一个身穿甲胄,面容俊朗的人拦在了小白面前,小白看到他后有些惊讶,“原来你就是摄政王殿下为灵犀殿下留下的刀。”
此前不仅仅楚相印怀疑楚灵犀的身边有大宗师,就连小白也隐约有这样的感觉。
那士兵朝小白拱了拱手,自我介绍道:“在下远安,见过白帝。”远安曾是楚璇的贴身护卫,后来在楚璇弥留之际,答应楚璇日后要在暗处守护年幼的楚灵犀,这一守就是默默无闻的十几年。
“不必再多言,你们走吧!”小白对着远安说道:“带着他们离开这里后隐姓埋名,剩下的交给我来处理,以后世间就再也没有楚灵犀这个人了。”
“大恩不言谢,白帝今日出手之恩,灵犀日后定当涌泉相报!”楚灵犀没想到自己的父王还给他留有这么一个底牌,本以为日后只能在苦寒之地郁郁苟活,没想到此时此刻竟然是“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必如此,若真要谢的话,就谢你那位父王吧!”小白笑着对他说道:“他跟余大哥一样,都是好人。”
远安带着楚灵犀与阿念离开了,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而小白留下善后,他将现场伪装成被强盗洗劫的模样,然后一把火将楚灵犀的马车彻底焚毁。
消息传回汴京,得知此事的直鉴帝勃然大怒,随后立即召见了余生,二人独自在御书房中待了足足两个时辰。
没人知道二人谈论了什么,只有宫女太监们隐约听到房间中有传来瓷器碎裂的声音。而也就是在此事过后,余太师便离开了页京,回到了汴京老家,并且往后的余生再也没有过这大楚的权力中心。
这对师徒也在相识近二十年后,以一种世人所不理解的方式悄然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