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江一留只能挖空脑筋,想想这些年,国家政策经济上的变化。
&ldo;我觉得,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问题,若是想要解决,必须双管齐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rdo;
江一留深吸一口气,看着老人的眼睛回答道。他不知道现在这个时候,对面的老人有没有和那位传奇的领导人谈论过这个举措,毕竟离明年的那场会议还有整整一年半的时间。
&ldo;哦,怎么说。&rdo;程澐眼前一亮,看着眼前这个略带青涩的男孩的表情,也没了一开始的云淡风轻。
这些日子,他们这一群老家伙也常常在讨论国家的未来该如何改变,江一留刚刚说的那个举措,正是他和老首领心中所想。
这个孩子今年才十四岁吧,如果让他成长起来,华国何虑后继无人。程澐心中继激动又欣慰,尽量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用眼神示意江一留接着往下说。
&ldo;现在工农业产值逐年下降,国内的紧急状况已经到了必须改善的地步,当初,您提出了计划经济,企业不能自主经营,生产销售全在国家机关的调控之下,个人消费全都凭票进行,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国家调控。&rdo;
江一留绞尽脑汁想着自己所有能想到的事情,现在才77年初,要是能将那件78年末才提出来的重大举措推前,也是件利国利民的事。
&ldo;从计划制定的当下来看,这个政令的确有可取之处,可是几十年过去了,现在计划经济一枝独秀,对于国内的现状来说,可以说是雪上加霜。&rdo;
&ldo;小宝!&rdo;
白昉丘皱了皱眉,觉得他的话说的太过直白,毕竟当初这个政令的下达,和对面的老人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ldo;接着说!&rdo;程澐的眼神已经不能用欣赏来形容了,简直就是像是一头饿了许久的老虎见到猎物时的表情。
没有白昉丘想象中的微怒,相反,江一留的每一句话都说进了他的心坎里。
这也坚定了他刚刚做下的那个决定。
&ldo;计划经济存在的弊端就是打消国民的生产积极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们青山生产社来说。咱们村每年的粮食分配方式是人头六分工分四分,这也是大多数生产社的粮食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的初衷是为了照顾老人孩子,让他们在没有劳动力的情况下,靠着那六成按人头均分的粮食也不会饿死。可是久而久之,当大家发现,自己干的多和干的少都不会饿死,甚至那些干活偷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也能享受自己卖力劳作种的的粮食的福利后,自然会产生一种想法‐‐我的辛苦,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rdo;
江一留摇摇头,他们青山村村的村民已经算的上是比较踏实肯干的了,可是有这种想法的人绝对不在少数,随着时间越久,有这种想法的人越来越多,逐年下降的粮食产值,就是最好的证明。
&ldo;这一点,相信您老人家最有体会。&rdo;
当初,程澐提出包产到户的政策,就是为了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他曾下入农村做过实地调查,江一留讲述的事情,他有着切身的体会。
&ldo;现在的经济就像是一潭死水,因为住在这里的人,首先就已经失去了活力。&rdo;江一留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越讲越放开了:&ldo;想要让经济活起来,得让住在里头的人有奔头。说句粗俗了,真正大公无私的能有几个,大多数人最看重的还是自己的小家。只有让他们切实尝到甜头,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增强他们的劳动力,经济才能快速发展起来。&rdo;
随着江一留的侃侃而谈,程澐不断地点着头,直到江一留讲的口干舌燥,下意识地端起面前的茶杯,发现里头的水早就已近喝光后,才后知后觉地停下自己的话。
&ldo;后生可畏。&rdo;
程澐赞叹了一声,看着江一留的眼神复杂万分,&ldo;咱们这些前浪都快被拍死在沙滩上了,援疆到底是怎么教的你,教出了这样一个机灵鬼,早知道我当初就该把小艾一块丢过去。&rdo;
夏艾默默地吃着蛋糕,表情没有丝毫波动。
江一留能说出这些,其实全靠上辈子的经验,程澐的夸赞,着实让他受之有愧:&ldo;我能想到的这些,程爷爷你们一定也早就想到了,我只是根据最近的政治动向,浅言一番。&rdo;
程澐没有接话,江一留说的没错,他所说的那些,他们几个老头子在私下聚会的时候是有提起过,也仔细琢磨过计划的可行性。可是他们几个老头子加起来都五六百岁了,面前的小男孩可才十四岁啊,他十四岁的时候刚刚高小毕业,因为家境贫寒,在书店当学徒吧。
&ldo;你的学业还有四年,毕业那年,你刚好十八岁。&rdo;程澐敲打着桌面,双眼微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