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厚重书案上,墨香在空气中弥漫。
那书案木质坚硬且纹理清晰,用手触摸能感觉到丝丝凉意和细腻的木纹质感。
御书房的布局典雅,一侧是摆满古籍的书架,书架由珍贵的红木制成,散发着淡淡的木香。
李启走进御书房时,会有一种安心的感觉,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熟悉和放松,仿佛在这里他能暂时远离朝堂的纷争,静下心来思考。
福安小心关上门,走到李启面前躬身说:“陛下,奴才已命人打探清楚,今日朝堂之上,那些弹劾义士军的官员,私下里议论纷纷,说义士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堪大用,还说……还说他们是陛下您为了牵制朝堂而养的私兵,迟早会尾大不掉。”福安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李启的脸色,身体微微弯曲。
他的眼睛小心翼翼地看着李启,脸上带着一丝忐忑,说话的声音也有些发虚。
李启眉头一皱,走到书案旁拿起狼毫笔,在宣纸上缓缓写“忍”字,感觉着墨迹晕开像乌云压纸,他放下笔背过身淡淡说:“朕知道了,你下去吧。”他的表情变得有些阴沉,
福安应了声小心退下,关门动作很轻。
此时,御书房外传来内侍通报:“启禀陛下,义士军营将刘勇求见。”李启眼神一动:“宣他进来。”
不一会儿,刘勇大步走进,他身着戎装,盔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冷光闪耀,刚毅面容带着风尘仆仆。
他的戎装做工精细,甲胄上有许多细小的纹路,那是为了增加盔甲的坚固性同时又不失美观。
他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按照军中礼仪,动作干净利落,眼神坚定地直视前方。
他说道:“末将刘勇,叩见陛下!”刘勇是北方边境的将领,口音带着北方的豪爽与粗犷。
李启温和说:“平身吧。”刘勇起身,目光坚定地说:“末将今日前来,是为向陛下表明我义士军的忠心。我等皆是陛下的臣民,愿为陛下赴汤蹈火,绝无二心。今日朝堂之事,末将已有所耳闻,那些不信任我义士军的,末将自会让他们看到我等真正的实力!末将出身将门,自幼习武,家族曾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但也曾遭受过朝中奸人的陷害,所以对义士军忠心耿耿,希望能在陛下麾下重振家族威名。”此时刘勇心中想道:“陛下如此信任我,我定不能辜负陛下的期望,定要将义士军好好带领,让那些诋毁我们的人无话可说。”他的脸上充满了坚定,眼神中透着自信,说话时声音洪亮,表情严肃而庄重。
李启看着他心中欣慰,走上前拍拍刘勇肩膀,手掌还在刘勇肩上轻轻捏了一下,表示鼓励与信任:“朕初见你时,便知你是忠义之人,朕的眼光不会错。朕信你,朕也相信义士军的忠诚。你们是朕的臂膀,朕不会让任何人动摇你们的地位。朕赏你这把宝剑,望你带着朕的信任和义士军的荣耀,去为朕守护这江山。”说着从书案上拿起宝剑赐予刘勇。
此时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两人身上,仿佛为这君臣间的信任增添了一抹神圣的光辉。
刘勇的脸上露出感激之情,
而张肃微微点了点头,眼中带着一丝赞许,张肃心中暗叹这刘勇倒是个忠义之人;他的表情变得柔和,嘴角微微上扬。
刘勇受赏后,朝堂官员们私下里议论纷纷。
有的官员酸溜溜地说:“哼,这刘勇不过是运气好,得了陛下的青睐罢了。”这个官员是江南地区的,说话带着江南水乡那种绵软的口音,一边说着,一边撇着嘴,眼睛斜着看向刘勇离去的方向。
他的脸上满是嫉妒,眉头皱起,眼睛里带着不屑。
有的则担忧地说:“此子如此受宠,日后必定会在朝堂上有一番大作为,我们可得小心应对。”这个官员是西部官员,口音中带着一些西部的豪放和直爽,说这话的官员皱着眉头,双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
他的表情有些担忧,眼神中带着一丝警觉。
还有的官员在一旁小声嘀咕:“看他那得意的样子,义士军能有什么真本事。”这个官员是中部地区的,口音比较中正,他边说边摇头,脸上满是不屑。
他的眼睛半眯着,嘴角带着一抹嘲讽的笑意。
假设此时是秋季,落叶飘零的景象仿佛暗示着朝堂局势的变幻莫测。
如果恰逢重阳节,皇宫里会有一些特殊的仪式。
太监和宫女们会在宫殿的各个角落插上茱萸,寓意着辟邪消灾。
御花园里会举办登高会,达官贵人们穿着华丽的服饰,沿着假山和亭台楼阁登高望远,吟诵着关于重阳的诗词,一片热闹景象,但朝堂众人却无心参与,都被朝堂之事所困扰。
李启点头示意刘勇退下,刘勇走出皇宫后,心中既充满了对陛下信任的感激,又有着对未来的担忧。
他深知义士军虽然得到了陛下的支持,但在朝堂上树敌不少,那些官员的议论不会轻易停止,日后的道路必定充满荆棘。
他握紧了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将义士军训练得更加强大,用实力来堵住众人的悠悠之口。
天空中开始飘起了细雨,这细雨打湿了刘勇的肩头,他却浑然不觉,坚定地朝着义士军营地的方向走去。
那秋风卷起地上的落叶在他身边飞舞,似乎在为他的前路增添几分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