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齐之君老婆 > 第24章 君谋义士安朝堂暗涌犹存心难放(第1页)

第24章 君谋义士安朝堂暗涌犹存心难放(第1页)

寒风裹挟着细雪,簌簌地拍打着玄德宫那雕龙刻凤、巍峨耸立的琉璃瓦,发出细微而清冷的声响,那琉璃瓦在雪光映照下闪烁着幽冷的光,仿若诉说着宫廷的神秘与威严。

殿内,龙涎香袅袅升起,驱散了冬日的寒意,却驱不散空气中凝结的紧张。

李启端坐于御案之后,那御案上精美的纹路如同古老的符文,散发着皇家的气息。

他手中把玩着一枚玉扳指,玉扳指上的翠色仿佛能滴出水来,目光深邃,似乎能穿透层层宫墙,看到更远处。

“张卿所言,朕深以为然。”李启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话语中偶尔夹杂着轻微的“嗯哼”这样的习惯语气词。

他放下玉扳指,抬眼扫过面前的几份奏章,这些都是关于义士军的,有褒有贬,各有立场。

“义士军,确需整顿,不可放任自流。然,一棍子打死,亦非上策。”

张肃立于殿下,面容沉静,闻言微微躬身:“陛下圣明。义士军虽有不足之处,然其忠勇之心,不可磨灭。若能加以引导,必可成为我大齐的利刃。”李启点了点头,目光转向一旁的福安:“福安,拟旨,传朕口谕。”福安立即躬身应是,展开手中早已准备好的绢帛,笔尖轻点,开始记录。

那绢帛散发着淡淡的墨香,笔尖在上面划过,似是奏响无声的乐章。

李启的旨意简明扼要,却又蕴含深意。

他决定采纳张肃的部分建议,对义士军进行初步调整。

首先,他下令在义士军中设立教习,由朝廷委派,负责教导他们兵法和纪律,使他们更加规范化。

同时,他还要求对义士军的编制进行调整,将他们分散开来,由不同的将领统领,以防出现拥兵自重的情况。

福安记下旨意,小心翼翼地吹干墨迹。

李启接过旨意,又细细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递给了福安。

“即刻将此旨意传给刘勇,令他着手准备,不得有误。”“奴才遵旨!”福安小心翼翼地接过圣旨,退出了大殿。

刘勇在义士军营中接到圣旨时,正站在寒风中,那寒风如刀割般划过他的脸颊,他却浑然不觉,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过每一个士兵。

士兵们身着简陋却整齐的铠甲,铠甲上的划痕仿佛诉说着往昔的征战岁月。

他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疏漏。

听到福安尖细的嗓音,他转身朝着福安的方向走来,虎步生风,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刘将军,接旨吧!”福安举起手中的圣旨,展开在刘勇面前。

刘勇跪地接旨,冰冷的地面透过膝盖传来丝丝凉意,他双手接过圣旨,站起身时,手中紧紧地攥着圣旨,双眼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

他心中默默想着:“这朝廷的旨意如同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暗藏危机,我必须慎之又慎。”他明白,这是朝廷对义士军的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机会。

如果他能带领义士军顺利完成这次调整,那么义士军的未来将一片光明。

反之,如果他无法完成任务,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深吸一口气,刘勇对着福安抱拳道:“公公,请转告陛下,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说完,他便转身走入营帐。

营帐内,烛火摇曳,刘勇的影子在墙壁上拉得老长,他眉头紧锁,正在仔细研究着圣旨上的每一句话,思考着如何才能将义士军改造成一支真正可以为国效力的铁军。

营帐外,寒风呼啸着,吹得营帐布猎猎作响,夹杂着士兵们操练时发出的低沉吼声,在空旷的军营中回荡。

义士军的士兵们正在刻苦训练,阳光洒在他们坚毅的面庞上,汗水从额头滑落,滴在满是尘土的地上,溅起一小片尘埃。

他们的脚步整齐地踏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伴随着兵器碰撞的叮当声,仿佛一首激昂的战歌。

士兵们紧握着手中的兵器,粗糙的手柄磨得手掌有些生疼,但他们浑然不觉,心中只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武艺。

空气中弥漫着汗水的咸味和泥土的气息。

与此同时,皇城深处,一座不起眼的茶楼内,几位身着朝服的官员正围坐一桌,低声议论着。

他们的脸上带着一丝不甘和愤懑,眼神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这义士军,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官员愤愤地说道,他正是工部侍郎周正,说话间还不时捋一捋自己的山羊胡。

“陛下竟然还要整编他们,还分散到各部?简直是养虎为患!”“是啊,周大人所言极是。”坐在他对面的礼部主事钱明附和道,他捋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同时眼睛还时不时地往门口瞟一眼,显得有些警惕。

“这些义士,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能成什么气候?我看陛下是被他们蒙蔽了!”“哼,依我看,陛下还是太年轻了!”户部员外郎李全冷笑道,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口中还不时嘟囔着“哼,陛下此举实在是不明智啊”,说完还轻轻摇了摇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