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斗过程中,虽然敌军的攻击很猛烈,但义士军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术配合,逐渐稳住了阵脚。
不过随着战斗的持续,敌军也开始调整战术,他们利用人数优势,试图对义士军进行包围。
义士军的士气再次受到考验,但刘勇将军及时察觉到敌军的意图,他指挥士兵们变换阵型,组成圆形防御阵,长矛手在外,刀斧手在内,有效地抵御了敌军的包围。
与此同时,边境是一片广袤的荒原,地面上是枯黄的野草,在风中瑟瑟发抖。
这里的气候寒冷干燥,呼啸的寒风像刀子刮脸,寒冷深入骨髓,而且时常会有暴雪肆虐。
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山峦被白雪覆盖,那雪如同厚厚的棉被,将整个山脉包裹起来。
在阳光的照射下,雪山反射出刺眼的光芒,让人难以直视。
在这片荒原的尽头,有一座古老的烽火台,那是多年前抵御外敌时建造的,如今虽然有些破败,但依然屹立不倒,像是一位沧桑的老者守护着这片土地。
这里的百姓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他们在冬天会举办驱寒节,人们会穿上厚厚的兽皮衣服,围着火堆跳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战争平息。
宗泽站在高高的了望台上,他身材高大,身姿挺拔,脸上有一道浅浅的疤痕,那是多年征战留下的印记。
他眺望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眉头紧锁,山峦在他眼中似巨大难题。
他手中地图被翻来覆去看了无数遍,纸张摩擦发出沙沙声,地图上的山头和河流他都了然于胸。
他深知敌人狡猾凶残、来势汹汹,粮道被毁更是雪上加霜,但他毫不慌乱,因为他是大齐的守护神,要守卫土地和百姓。
望着被白雪覆盖的山峦,虽心中焦急,但他知道不能乱了军心。
他召集将领,笑着说:“诸君,暴雪虽添麻烦,但也给敌军添了麻烦。我们只要比他们更能吃苦,就能守住边境。现在我来分配任务,大家各展其能。”他的乐观感染了众将领,大家纷纷领命而去。
他转身对将士们沉声说道:“传令下去,加强巡逻,加固防御工事,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声音低沉有力,在寒风中清晰,被风卷着传向远方。
将士们齐声应道:“遵命!”声音震天动地,如汹涌浪潮回荡在山谷间。
宗泽伸手摸了摸腰间佩剑,剑柄冰冷坚硬,寒意透过手掌传遍全身。
“报——”远处传来急促呼喊声,打破边境寂静。
一名士兵策马狂奔而来,马蹄急促踏地发出哒哒声,在宗泽面前勒紧缰绳,马前蹄高高扬起,然后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急促说道:“将军,斥候来报……”
金銮殿上,气氛肃穆。
李启端坐龙椅,他面容冷峻,眼神深邃而威严,手指一下一下敲击扶手,发出沉闷声响,每一下都带着凝重压力,像敲在群臣和自己心上。
他目光如炬扫视殿下众人,似能穿透灵魂,看到的只有坚定决心。
“诸位爱卿,”李启低沉有力的声音在寂静大殿回荡,“此战关乎大齐生死存亡,朕相信你们定能不负众望。”“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誓死保卫大齐!”群臣齐声高呼,声音震彻大殿,不断回响冲击着耳膜。
散朝后,官员们鱼贯而出,脚步匆匆且杂乱,各自奔赴岗位推动计划执行。
兵部尚书林正立刻召集属下部署军需物资调配和运输;户部尚书王东忙着筹措粮草确保前线供应;工部尚书赵云宇督促工匠赶制兵器和防御工事。
一时间,大齐像巨大机器,每个零件高速运转备战。
李启回到御书房,心中焦虑不减。
他来回踱步,脚步声在寂静御书房回响,不时走到窗前眺望远方,远方景色模糊,似被战争阴霾笼罩。
“福安,”李启唤道,声音带着一丝急切。
福安躬身答:“回皇上,宗泽将军已在边境严防死守,刘勇将军也率领义士军赶往边境要塞。各部官员正按计划行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好,”李启点头,“继续关注各方进展,随时向朕汇报。”“遵旨。”福安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张肃为协调各方奔波。
他深知御敌计划重要性,不敢懈怠,亲自前往各部协调资源,解决问题,像纽带将各部门联系在一起形成强大合力抵御外敌。
夜幕降临,皇宫灯火通明,驱散黑暗。
李启在御书房批阅奏折,眉头紧锁。
福安轻轻走进来,脚步几无声音,手中捧着一叠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