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恭敬地跟在若曦身后,一直将她送至乾清宫门。此时,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柔和的光芒,给这庄严的宫殿增添了几分暖意。
若曦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目光中满是关切地看着王喜。“王喜,”她轻声说道,“弘历年纪尚小,在这宫中,难免会遇到些磕磕绊绊。你跟在他身边,一定拜托要多留意着,有什么事,一定要及时送信给王府,切不可耽搁。”说着,若曦从怀中掏出一个荷包,递向王喜,“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拿着,平日里若有需要,也能应急。”
王喜见状,连忙后退一步,神色认真而坚决地拒绝道:“福晋,使不得。以前您在宫里的时候,对奴才百般照顾,那时奴才便将您当作亲姐姐一般。如今,虽您已贵为四福晋,但说句僭越的话,在奴才心里,您依然是当年的若曦姐姐,这份情谊,奴才一直铭记于心,从未忘却,万岁爷交代奴才照顾好四阿哥,本就是奴才分内之事,也是奴才心甘情愿的。若奴才接了您的银子,那我王喜成什么了?岂不是成了贪图钱财、忘恩负义之人。”
若曦听了王喜这番肺腑之言,心中一阵感动。她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略带歉意的笑容:“好,是姐姐我狭隘了。你这份心意,我懂。日后,我做了糕点,给你和弘历带过来,可好?”
王喜听了,原本严肃的脸上这才露出了笑容,他用力地点点头:“那敢情好,您做的糕点,那可是万岁爷都赞不绝口的呢,您放心,奴才定会像守护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好四阿哥,不让他受半点委屈。”
就在这时,若曦不经意间抬头,看见胤禛正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他们。阳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姿。
王喜也察觉到了胤禛,连忙上前几步,恭敬地跪地请安:“奴才给王爷请安。”
胤禛微微抬手,示意王喜起身,然后说道:“弘历就拜托你了。他从小被宠着,性子活泼,有时候可能会有些调皮,你多担待些。”
王喜连忙回道:“王爷放心,奴才定当上心伺候好四阿哥。四阿哥聪慧伶俐,又乖巧懂事,跟着皇上,日后必能成大器。奴才也会尽心尽力,伺候好四阿哥,不辜负王爷和福晋的信任。”
胤禛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有你这句话,本王和福晋便放心了。若是有什么难处,尽管传话给王府。”
说罢,胤禛走到若曦身边,轻轻牵起她的手:“咱们回府吧。”若曦回头看了一眼乾清宫,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但也知道,弘历在这里,有康熙的教导,会有更好的未来。
两人并肩走在回宫的路上,若曦看着胤禛,眼中带着一丝笑意,轻声问道:“可是因为不舍得儿子,所以才没露面?”
胤禛被若曦这么一问,脸上微微一红,露出了一丝难为情的神色,他轻轻地点了点头:“还是瞒不过你。虽说知道弘历在皇阿玛身边,但为人父,哪能不牵挂。”
若曦看着胤禛,心中满是柔情。她轻轻握了握胤禛的手,说道:“罢了,做父母的,总是这样。回府之后,咱们得好好准备皇阿玛万寿节的寿礼,这可是大事,不能有半点马虎。”
胤禛微微点头,二人相携回了王府。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若曦的房间里,带来丝丝暖意。若曦一晚都在想弘历能否适应,天亮才睡着,胤禛何时走的若曦都不知道,悠悠转醒任由巧慧伺候着梳妆打扮。
“福晋这黑眼圈,好生大呢!”
若曦叹了口气:“还不是想着弘历吗!”
“您啊,四阿哥像幼时的您,皮着呢,奴婢您是担心的有些多了。”
这时,门外传来了年世兰轻柔的声音:“福晋,妾身前来请安。”
若曦微微一怔,心想今日年世兰怎么来了。“快请进。”她扬声说道。
年世兰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屋内,她身着一袭淡粉色的旗装,妆容精致,眉眼间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见到若曦,她立刻盈盈下拜:“给福晋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