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国公夫人也是猜到了这一点,才没有同意秦姐姐要退婚的要求。&rdo;燕清歌浅浅笑道:&ldo;秦姐姐那么聪明,肯定也猜到了,但为什么秦姐姐还要将事情闹大?并且不偏不倚,秦姐姐跳车的地方就蹦出一头疯马来,这一切也太巧了吧?&rdo;
丁怜卿这才恍然,道:&ldo;你说,这都是疏影自己设计的?&rdo;
&ldo;九成是,先前去狩猎的时候,秦姐姐与我说起姻缘一事,当时神情就有些不明朗。我猜,这十三公子只怕是真的有那龙阳之好,所以秦姐姐才会不惜用苦肉计也要将这婚事给退了。&rdo;
上一世燕清歌听过不少关于那位十三公子的流言,一拨人羡慕他与秦疏影鹣鲽情深,一拨人怀疑十三公子有龙阳之好,否则为什么成婚多年秦疏影的肚子没有半点动静,陈家也不说着要纳妾?
从前这些话燕清歌听过就算,这一世与秦疏影有了交集,便又记了起来。
这样的流言,从来都不是空穴来风,所以燕清歌觉得,十三公子有龙阳之好这个消息九成是真的。
&ldo;是做戏就好,是做戏就好。&rdo;
丁怜卿总算松了一口气,连连点头,道:&ldo;以疏影的性子,既然定下这个计划,就一定是有把握的。不过,从前她遇上事情,疏影能忍的都忍了,怎么这回竟然这般不管不顾起来?连秦国公府的名声都拖下了水。&rdo;
她们这些名门贵女,哪一个不是被教导着凡事要以宗族为先,丁怜卿与秦疏影这么多年的交情,还从未见过她如此孤注一掷的时候。
第一百四十一章战事
&ldo;自然是因为秦世子了。&rdo;燕清歌接过丫鬟奉上的茶水,浅浅抿了一口,道:&ldo;大嫂还不知道吧?秦世子在狩猎之时得了陛下的青眼,前几日已经启程往边关去了。&rdo;
&ldo;那真是太好了。&rdo;丁怜卿怀孕久在内院,消息来得自然没有燕清歌快,此时听她一提秦炎生的事,丁怜卿便想通了秦疏影如此行事的原因。
秦国公府如今的国公夫人并不是他们姐弟的生母,而是继室。
这位秦夫人进门后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但秦国公府世子和郡主的位置都被秦疏影姐弟给占了,同样是嫡出,秦夫人难保不会生出让自己儿子承爵的想法,是以这么多年秦疏影一直行事极其小心,在外人看来她性子粗糙得有些过分,但事实上却是一个叫人抓不住任何把柄的人。
这一切的假象都是为了在府里更好的生活下去,也为了不让秦夫人有任何发难的源头,这样才能稳住他们姐弟的地位。
而现在,秦炎生有了出息,得了皇令去边关,将来他就有了实打实的军功,这是任谁如何算计都动摇不了的东西。所以秦疏影才没有了掣肘,狠下心来要将这门婚事退掉。
反正这件事牵连的是秦国公府与陈家的名声,秦炎生远在边关,影响不了他。
燕清歌仔细回忆着上一世秦国公府的事情,那位秦世子的确去了边关,但不是这么早的时候,而是在三年后,所以上一世秦疏影早早就嫁到了陈家,而秦世子似乎在一场战事中丢了性命,最终还是便宜了秦夫人所出的二少爷。
这一世,秦国公府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
……
秦国公府发生的事情就像是一颗坠入湖底的小石子,根本没有激起什么涟漪。
北疆的捷报频频传来,皇帝这些日子难得舒心了一回,谁知在腊月二十收到了鞑子朝廷下达的战书和北疆一个村落一百余口人被鞑子屠戮殆尽的消息。
崇武帝大怒,当即下令与鞑子开战,命镇北大将军燕准为元帅,率燕家军十五万师与荣亲王送去的十万增援,务必替无辜惨死的大夏子民驱逐鞑子,报仇雪恨。
这个消息意味着,这一仗不打赢,燕家人是不可能回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