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英站起来告辞:“你呀,迟早要吃这性子的亏。”
褚青娘心里苦笑,她早就吃过了。六年前,如果不那么伤心决绝,必要分一半家产和一个孩子,甚至两个孩子都……
没有那么多如果,抛开过往,褚青娘站起来笑道:“我送婶婶出门。”
院子里,谭芸芬早雇好小轿,主仆两人送文大娘离开,回来关上院门,谭芸芬劝说:“主子两头跑太辛苦,不如住在客栈那边舒服些。”
客栈人头杂,那么多脚夫,和天南海北客商,青娘不想住在那里,更何况:“我住那边,每天卤肉下料怎么办?”这是秘方。
县衙里,周志通有些心虚:“大人您要不尝尝看?这码头卤味很有名。”
魏文昭年轻俊美深得帝宠,周志通原本只有尊没有敬。
可为了水上建田,作为钦差的他,彻夜查典籍,大日头跑船厂,跟光膀子师傅探讨;水边、沼泽,袍脚别在腰上,满脚泥浆,查渔民水上随便撒点种子的地。
这不是那种官话连篇的大人,这是高高再上,还一心为民的大人!
周志通服了。
这一服吧,就发现些事儿,比如大人瘦了,瘦的颧骨都有点明显,可给周志通心疼的。
虽然手下说是大人太挑食,可周志通不同意:“南北口味差异能是挑食?”
所以就有了现在,魏文昭面前两碟菜,一碟肉夹馍。
差役看自家大人有些怂,自己上手跟钦差吹嘘:“大人,您别不信,这家卤味很有名,老板娘是北方人,听说小的给大人买,还亲自下厨按家乡口味调的。她家那烧饼夹肉……”
北地东西数千里,差异大着呢,魏文昭心里想着,随意夹一块猪头肉,放进嘴里。
入口软糯香浓,用姜蒜、花椒,陈醋……调匀,这个味!
急如闪电,在心中闪过,魏文昭连夹两块到嘴里!
香软不腻,蒜鲜中回味着浓香,还有一点点花椒鲜麻!
周志通见钦差吃的喜欢,也放心吹嘘,其实也不能算吹嘘:“这家摊子好几年了,虽是北味,却在怀安小有名气。”
差役看老爷吹不到点子,干脆自己上:“何止有名,褚娘子五年前来怀安,就凭这门家传手艺,现在开着两家店,那生意火的……”
这可不是褚家的家传手艺,这是魏家传媳不传女的手艺。可惜魏家三代不做这生意,褚青娘见他爱吃,重新整理,又借鉴东坡肉火候,葫芦鸡配料,反复实验出来的。
魏文昭又夹一块肉,在后牙槽慢慢嚼,也不知道在磨肉,还是别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