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进货的肉铺换成周家已经有一段时间,不知是不是知道裴兰芝不待见他们,周大几乎不会亲自登门来送肉。
&esp;&esp;今天过来,也不是他口中说的“正好有空”那么简单。
&esp;&esp;他是来找周远的。
&esp;&esp;周大成亲早,好几年前就搬来了镇上,村中只剩下周家三郎,和他娘相依为命。周远那弟弟自幼被他娘送去私塾读书,不会干活不会打猎,全靠他娘养着。
&esp;&esp;只是,周母近来身体愈发不好,前几天还患了热症。烧得迷迷糊糊时,就在口中念叨,想见周远一面。
&esp;&esp;他们不方便来镇上,就写了信,托周大来一趟。
&esp;&esp;“你……你不生气了?还要陪我一起回村?”周远担心裴兰芝因进货的事生气,都没敢提要去探望他娘的事,听她这么说,还呆呆地没反应过来。
&esp;&esp;裴兰芝被他气笑了:“怎么,我去不得?”
&esp;&esp;周远忙道:“没有没有,怎么会去不得,我只是没想到……没想到……”
&esp;&esp;裴兰芝一共去过两回南槐村。
&esp;&esp;
&esp;&esp;贺枕书和裴长临翌日一早就赶去了镇上。
&esp;&esp;近来食铺的客流渐渐大了,遂开始卖早饭。
&esp;&esp;不过,食铺是以炒菜正餐为主,不怎么在早饭上费心思。早晨通常只有些头天晚上就做好的馒头包子,再熬上一锅小米粥或碴子粥,专卖给那些早起干体力活的镇民。
&esp;&esp;每日辰时初,张柱子按时将食铺的店门打开一半,把那高高的笼屉搬到店门口架起来,再烧上水。
&esp;&esp;等到笼屉里腾出热气,便可以叫卖起来。
&esp;&esp;两人赶到食铺时,早饭已经卖上了。
&esp;&esp;“长临小书来啦。”张柱子招呼他们,“要吃馄饨吗,给你们下一碗?”
&esp;&esp;贺枕书与裴长临对视一眼,探头看了看铺子里座无虚席的盛况,又看向摆在笼屉旁那十多盘生馄饨,心里浮现出一丝不好的预感:“这馄饨哪来的?”
&esp;&esp;张柱子凑近过来,小声道:“掌柜的昨晚包的。”
&esp;&esp;贺枕书:“……”
&esp;&esp;食铺以往的早饭种类没那么丰富,就是因为铺子里人手不足。大家伙儿忙碌了一整天,晚上闭了店还要准备第二天的食材,实在没有时间准备多么丰富的早饭。
&esp;&esp;但今天这……
&esp;&esp;裴长临按了按眉心,有点头疼:“她一夜没睡?”
&esp;&esp;“可不是嘛……”张柱子跟着叹气。
&esp;&esp;因为早晨要开摊卖早饭,张柱子平日都是住在铺子里的。
&esp;&esp;昨晚也是他,瞧见裴兰芝独自回来,便给贺枕书他们去了消息。那会儿他就察觉裴兰芝脸色不好,但对方那时正在气头上,他没打听出来,刚出言想劝,便被赶去睡觉了。
&esp;&esp;谁知一觉醒来,铺子里的馄饨都要堆成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