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快到寅时了。”
&esp;&esp;寅时,方幼眠在心里叹息,尚且早着呢。
&esp;&esp;梳洗过后,她随意用了一些糕点,坐在铜镜前由着雯歌给她梳妆,一看到雯歌的大架势,以及后面小丫鬟翻出来的耀眼夺目的衣裙,她蹙着眉隔开雯歌的手。
&esp;&esp;“梳寻常的发髻就好,还有,不要这样的衣裙,换别的来。”怕丫鬟又拿了更为抢眼的衣裙,她径直道,“要藕春绿色的那一身。”
&esp;&esp;小丫鬟一愣,不知道她为何这样吩咐,还是听令下去换了。
&esp;&esp;雯歌抱怨道,“今日大公子归家,姑娘合该好生打扮打扮,做什么要梳寻常的发髻,又要前几年做的旧衣裙来穿,这样岂不是被人压了风头,奴婢听说祝家的姑娘也会来呢。”
&esp;&esp;“衣裙款式虽然旧,却还崭新,不会出错,况且前的衣裙也是前几年做的。”
&esp;&esp;雯歌不动手,只动嘴说她。
&esp;&esp;“石榴裙虽说是前几年做的,到底是贵重的料子,又鲜艳漂亮,姑娘今日合该穿上,您生得好颜色,必定能够艳压群芳。”
&esp;&esp;方幼眠嫌弃她动作慢,一会子崔氏该着人来叫唤催促了,她自己拿了篦子梳头,三两下就挽好了一个寻常的发髻,又簪了两支步摇珠钗,配了同色的耳铛。
&esp;&esp;“少说些话,快去外面盯着底下人做事,今日出不得一丝错。”一会子,与喻家交好的亲戚就该上门了。
&esp;&esp;雯歌看了她穿的衣裙,叹了一口气往外走,姑娘也太不争意气了,眼下好歹是家中掌事的主母,却总是简素得紧。
&esp;&esp;虽说常年往蜀地寄钱,手上没剩多少积蓄,可之前结亲时,老太太给的布料,衣衫到底能穿,且胜过她平日里的衣裙。
&esp;&esp;方幼眠才打点好自身和玉棠阁,雯歌还没有回来,果不其然,崔氏那边已经来人。
&esp;&esp;“夫人打发奴婢来问少夫人,可有收整好了?让您快些去前厅正堂盯着,再检查一遍,别在紧要关头出岔子,夫人已经去碧波斋等老太太了。”
&esp;&esp;方幼眠点头,“好。”
&esp;&esp;她从玉棠阁出来的时候,天色还没有亮,廊下的琉璃灯将四下照得亮如白昼,雯歌正紧张盯着人检查,见到方幼眠过来了,连忙带着主管和掌事的嬷嬷们向她禀告事宜。
&esp;&esp;主仆二人忙来忙去,原以为一切有条不紊准备着,方幼眠能够喘口气,她才喝上一口茶,管事的人来回话,说有客上门了。
&esp;&esp;随后陆陆续续又来了不少人,多是喻家旁支的亲戚,日头一上来,喻家嫡出的几支叔叔婶婶们也到了,一时之间,喻家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esp;&esp;方幼眠打点着茶水果子,一直在碧波斋礼佛不曾出门的老太太由宁妈妈搀扶着过来了,身边跟着崔氏以及外出了游玩昨日才归家的小姑喻初,旁边还有几位与她年岁相当的妙龄小姑娘们,许是听说了喻凛归家,上赶着凑热闹,想看看她哥哥,传说当中的瀛京
&esp;&esp;◎无感。◎
&esp;&esp;到底有众位亲长在场,老太太又说了许多话,喻凛纵然对眼前这位横空出世,家中隐瞒抬进门有些年的妻子没有什么感觉,到底也不会落了家里的场面。
&esp;&esp;方幼眠的余光扫到他略一沉吟,随后只是小幅度点了点头,那样子,活像是赶鸭子上架。
&esp;&esp;“”
&esp;&esp;在正厅说了会话,方幼眠去盯着厨房的人上菜,看顾亲长们用膳,陪着说话,忙得脚不沾地。
&esp;&esp;期间她和喻凛再没有打过照面了。
&esp;&esp;他没有多看她一眼,她也不曾到他的面前,陌生的一如开始,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因为老太太的介绍与刻意拉拢而改变什么。
&esp;&esp;这一生疏的情景看下来,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