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立刻召集了楚家残余的势力,将梦境中的预言告知众人。“李婉儿和燕王图谋不轨,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与他们决一死战!”众人听后,群情激奋,纷纷表示誓死追随楚清歌,保卫大燕江山。楚清歌目光坚定,眼中闪烁着凛冽的光芒。她知道,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到来。
“准备行动。”楚清歌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楚清歌起身,走到桌边,展开一张地图,手指在上面轻轻划过,最终停留在皇宫的位置。“柳如烟,”她唤道。
柳如烟立刻上前,“王妃有何吩咐?”
“你即刻前往萧大人府上,将这个交给他。”楚清歌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递给柳如烟,“记住,务必亲手交到他手中,切勿泄露半点风声。”
柳如烟接过信,郑重地点了点头,“奴婢明白。”说罢,她转身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窗外,夜风呼啸,树影婆娑,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楚清歌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眼神深邃而复杂。
萧恒在书房里挑灯夜读,听到敲门声,他微微皱眉,“这么晚了,是谁?”
“萧大人,是柳如烟。”门外传来柳如烟的声音。
萧恒放下手中的书卷,走到门口打开门,看到柳如烟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一封信。
“萧大人,这是王妃让我交给您的。”柳如烟双手将信递给萧恒。
萧恒接过信,疑惑地看了一眼柳如烟,“王妃?”他打开信封,取出信纸,借着灯光仔细阅读起来。信中详细描述了李婉儿和燕王密谋篡位的计划,甚至连时间、地点、人员安排都写得清清楚楚。萧恒越看越是心惊,额头上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他深吸一口气,将信纸折叠好放回信封里,“我知道了,你回去转告王妃,此事我会妥善处理。”
柳如烟微微颔首,“奴婢告退。”她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萧恒回到书房,来回踱步,眉头紧锁。他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如果任由李婉儿和燕王得逞,大燕江山必将陷入混乱。他必须尽快采取行动,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他走到书桌前,提起笔,开始草拟奏折。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宫殿,赵瑾瑜刚刚醒来,就看到侍卫匆匆来报:“皇上,萧大人求见,有紧急军情奏报。”
赵瑾瑜心中升起一丝疑惑,萧恒一向沉稳,很少如此慌张。他立刻传召萧恒觐见。
萧恒走进御书房,手捧奏折,神色凝重。他向赵瑾瑜行礼后,将奏折呈上,“皇上,臣有紧急军情奏报,事关重大,请皇上过目。”
赵瑾瑜接过奏折,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骤变,手中的奏折被他捏得变形。奏折上详细列举了李婉儿和燕王勾结的证据,以及他们密谋篡位的计划。他猛地抬起头,眼神凌厉地看向萧恒,“此事当真?”
深秋的寒意浸透了京城,枯叶在风中瑟瑟作响,如同命运的低语。城外一处破败的土地庙里,楚清歌身着粗布麻衣,脸色苍白,却掩不住眉宇间的英气。她紧紧捏着一张字条,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字条上,是柳如烟用特殊药水写下的几个字:城郊废矿,楚氏族人。
楚清歌深吸一口气,将字条烧成灰烬,灰烬被风卷起,飘散在空中,如同她破碎的心。她起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几日后,京城一家不起眼的茶馆内,楚清歌乔装打扮,与几个看似普通的商贩低声交谈。这些人,正是楚家旧部的精锐,当年侥幸逃脱追杀,如今隐姓埋名,散落在各地。
“城郊废矿,分批营救,切记谨慎。”楚清歌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她的目光扫过众人,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决绝。
“誓死追随王妃!”众人齐声回应,声音虽然低沉,却充满了力量。茶馆外,人来人往,喧闹声掩盖了他们之间的秘密。
然而,他们的一举一动,并没有逃过一双眼睛。曹正站在街角,隐藏在人群中,阴冷的目光紧紧盯着茶馆门口。他嘴角勾起一抹阴险的笑容,转身消失在人群中。
皇宫,李婉儿斜倚在软榻上,修长的指甲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曹正跪在地上,恭敬地汇报着楚清歌的举动。
“废矿……楚家余孽……”李婉儿低声呢喃,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她缓缓坐直身子,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曹公公,这件事你办得很好。”
“奴才不敢居功,全凭娘娘指点。”曹正低头,语气更加谦卑。李婉儿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宫殿,眼中闪烁着野心勃勃的光芒。“燕王那里,可有消息?”
“回娘娘,燕王已经做好准备,只等时机成熟。”曹正回答。李婉儿满意地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抹阴冷的笑容。
夜幕降临,皇宫书房内,赵瑾瑜正在批阅奏折。曹正手捧一叠文书,战战兢兢地走到他面前。“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赵瑾瑜抬起头,目光冰冷地看向曹正,“何事?”
曹正将手中的文书呈上,“臣查到,楚清歌暗中勾结旧部,意图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