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你怎么是从底下上来的?”她热情洋溢。
沈青挥了挥手上的袋子:“去十五道医务室拿了点家中常备的药。”
“噢!这是要准备着的。”李沐沐招手,拉她过去闲聊。
“昨天晚上,据说停电了呢。不过那时候很晚了,我们都睡着。早上醒来又来电了,也没什么影响。你店里有电了吧?”
“有电了。我昨天睡得早,也没什么影响。”
沈青是报喜不报忧的人,不会说自己还因停电而摔得膝盖淤青。
“没什么影响就好。就是大夏天的,停电了几个钟头,恐怕我冰箱里的那些棒冰都融化过一回了。”李沐沐感慨。
“棒冰?”
沈青不解。
这里都二十一道了,夏天居然还有棒冰?
棒冰这东西比不得其他,常温状态能从山下运上来。棒冰可是一个不小心就要化掉的,挑山工们脚程再快,也不可能赶得上棒冰融化的速度呀。
这是怎么运上来的?
李沐沐毕竟也是对山上棒冰产生过疑惑的人,她看着沈青迷茫的表情,解释道:“棒冰是装在保温袋里送上来的,能保持几个小时不会化。有几个脚劲好的阿哥,夏天常常送棒冰的。”
沈青听是听明白了,但不知怎的,突然有种“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错觉。
大概这是安山版本的“一骑红尘店家笑,无人知是棒冰来”吧。
不过游客们在夏天炎热的登山行程之中,倘若能吃上一支甜甜的棒冰,确实也是幸事。这样的妃子笑,真是值得的。
李沐沐又接着说:“你刚才过来的时候,看见刚来我这儿交完货出去的那个阿哥了吧?”
“那个长得挺高的阿哥吗?”沈青脑海里又浮现了他高壮的身材与背影。
“对。那个阿哥叫李岩,他爬山快,不怕吃苦,在夏天经常送这种冷货的。”
李岩?
沈青打开了微信群“挑山工之家”,问道:“这群里哪个人是他呀?下次我进货也找他。”
李沐沐一笑:“这个李阿哥奇怪的,手头有手机,就是不用微信。你要联系他,就要打他电话,或者发短信。他手机号码我报给你好了。”
沈青便记下他号码。
说起来也是奇怪,看上去明明是个年轻人,怎么不用微信呢。
回到二十三道自家店里时,发现店门口小孙师傅正等着她,脚边摆着几个箱子。
“小沈啊,你货到哉!”小孙师傅乐呵呵地喊她。
沈青这才想起来,昨天跟小孙师傅约好了早上送货的来着。她进了一批厚衣裳,专卖给给上山看日出的游客保暖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