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她陷入做梦一样的情绪中,忽而跳起来,急匆匆道:“本来想只打下三会海口暂停,这下要更多占些地盘了!我得立即给帮中送信,叫我娘带人、带粮草过来!”
&esp;&esp;她飞速修改着心中计划,又将目光投向眼睛亮得惊人的苏梦枕,这时已无暇想些有的没的,口中迅疾道:“等乾宁军捷报一到,你必得立即回京!要人,要钱,要粮,现在要准备速攻,单凭青田帮供给决计不足,得靠你找赵佶大出血!”
&esp;&esp;说到这里,她又忽而叹息说:“这实在超出我计划之外。刺杀耶律延禧带给我们的不一定都是好事,也会有坏事。辽国皇帝一死,金国南下的步伐也会加快,眼下成了我们与阿骨打抢时间,也得和赵佶这家伙抢时间。”
&esp;&esp;虽然这样说,她依然很高兴,脸上露出狐狸偷腥般狡黠笑容。苏梦枕目视她笑脸,忽道:“你运气很好。”
&esp;&esp;不等季卷疑问,他就已接了下去说:“我向来擅长与人抢时间。”他眼中现出病气、傲气、彻骨的战意,一个重伤病人,缭绕周身的唯独没有死气,意气风发道:“有金风细雨楼在一天,你绝不必担忧京中应对会慢于任何人。”
&esp;&esp;季卷笑。她有段时间没露出过这般意气的笑容,此时杂念俱断,她终于能心无旁骛地笑起来:“我刚想要说京中。你此次回京,要面对的争斗可相当复杂。”
&esp;&esp;苏梦枕道:“燕云十六州在望,我很心急。”他语气平淡,平淡间溢出不容置疑的杀机:“我心急时,不会给他们留太多余地。”
&esp;&esp;季卷点点头,又忍不住微笑:“轻易别逞强。”
&esp;&esp;“我从不逞强。”苏梦枕说。他的视线在季卷笑容上停留片刻,又转往北方,深深呼吸:“至于伤,我相当清楚我的身体,还不必你操心。只要我醒着,就绝不会死。”
&esp;&esp;他们等待的时间并不久。自边关往三会海口奔袭本就不到半日路程,即使被大雨拖慢行军,等到番外·有风卷袖(一)
&esp;&esp;苏梦枕第一次把洛阳城外野蛮且冒失的少女与“青田帮少帮主季卷”对上号,是时隔几年后的沧州边关。
&esp;&esp;他低下身去摸新制兵刃的棱。向孔张口想阻拦,苏梦枕已在心中对这批崭新兵器做出了评判,收回手立在原处,一双冷眼默默凝着穿了季卷送的棉衣的向孔。
&esp;&esp;向孔有些心虚,他受苏家父子资助良多,在大宋那混乱军队制度下能至今保有一支忠诚队伍,全靠了这些年由这个青年带来的资助,在未告知他的情况下私自收了季卷这么些重礼,忽令他有了几分红杏出墙后被抓包的错觉。
&esp;&esp;好在苏梦枕并不在意。他与父亲资助向孔,只是敬他苦守边关的气节,对他明晃晃向青田帮少帮主的偏心并不置言,只是忽而好奇:那个行事大胆,对时局判断却简直不像宋人的少女竟有这样本事,只一面就足以令城府深沉的向将军决定站队?
&esp;&esp;向孔但笑不答。他转而提及季卷临别前向他们唱的一首歌。“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岗……”
&esp;&esp;其时赵佶对苏轼诗文的禁止令刚刚被废止,民间虽多有传颂,在大宋官员面前公然吟诵苏公词依然是不成文的禁令。季卷此举实在像公开与赵佶威信叫板,苏梦枕却并不觉意外,要一个连宋辽血仇都没有实感的离经叛道者对皇帝威权有什么顾忌,显然难以令人取信。
&esp;&esp;“……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听向将军慢慢诵完,两人一齐负手,往百年失落之地远望。苏梦枕忽有些遗憾。向孔的吟诵当然豪迈慷慨,诉尽彼此心中所愿,但若能亲身一听季卷击节而歌,知在闽越之地亦有人与他们同望,所能给他的振奋,显然与向孔转述有着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