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不过,副主教演的很不错。&rdo;她特意点评了一下林海阳。
用直觉来猜测,身边这人应该是一位剧评人,专门评测音乐剧的,或许她有一定的粉丝基础,亦或是国内某著名杂志的特约撰稿人。
&ldo;那我一会儿可得看看他的戏了。&rdo;
两人短暂交谈过后,直视着前方,大幕拉开,好戏上演了。
中途,副主教在对着观众唱歌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副主教是在看她。
连身边的人都感觉到了,停下笔小声问了一句,&ldo;副主教是在看我们吗?&rdo;
叶宝珍尴尬一笑,&ldo;兴许是我们想多了。&rdo;
&ldo;台上观众可不少呢。&rdo;
女人提起笔继续记录。
兴许演员排练的时候就是以这个位置做参照物的,现在演起来看这个位置,完全没什么问题。
她们这些个女人就是容易想太多。
叶宝珍只觉得好气又好笑,他该不会是为了他的话特意看她吧,等一会儿演完了她可要好好问问他。
想到这她又觉得自己太过可笑,他看向的是观众席,没准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从哪个角度看他都以为他是在看着她们。
排练的时候不也是吗?
她坐在后排,不也能看到台上的他在看她?
错觉,错觉……
第三十六章
温云是音乐剧剧评人,她从小就因为父母是音乐剧演员的关系而常看音乐剧,这么多年下来,对音乐剧有着独特的认知,对于某些只看过一两场就对剧目评头论足的人而言,她的见解对整个行业而言都很有话语权。
她最初只是抱着写观后感的心态撰写剧目评论并放在微博上,渐渐的名气大了起来,粉丝会根据她对某处剧目的态度而决定要不要看某出剧。
她也因此受到了很多剧组的邀请,到现场来看一场,然后撰写评论。
也曾有人看重她的粉丝量,想请她为剧组美言几句,剧组可以付她报酬,但她拒绝了。她看音乐剧只是因为喜欢,虽说她拥有言论自由权,可她不能不对粉丝负责,用假的评论引导大家坐在剧院看一出并不好看的剧目。
这样,观众会对音乐剧失去信心,不再愿意买票去看,长久以来并不利于国内音乐剧的发展。
随着她的名气增大,她的评论也会被报纸杂志刊登,她也因此赚些稿费。
对于粉丝而言,她们的博主绝对公正,不为烂剧美言,也不吹捧过得去的片子,当然,她大力推荐的,言语间都能看出她的喜爱来。这才是粉丝们会积极去追的。
她这次是被剧院请来看剧的,事先只了解过一下女主角,对她的评论极佳。另外的两位男主却是新人,一个金融专业毕业两年的跨界人才,在学校素有戏剧小王子的美名,另一位是刚从国六所毕业的,还得了优秀毕业生的称谓,专业成绩十分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