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军攻打聊城的同时,自称夏王的窦建德也为这场战役增添了复杂的变数。窦建德原本在冀州一带活动,但被罗艺击退后,退回自己的夏国都城乐寿(今献县)休整。此时,他得知唐军李神通正在围攻聊城,宇文化及困守城中,聊城形势危急。
窦建德召集部下,慷慨陈词:“我是隋朝的百姓,隋朝是我的君主;如今宇文化及弑君叛逆,是我的仇敌,我不能不讨伐他!”这番话可不是为了表明他对隋朝的忠诚,他出兵聊城有其自身的目的,但他对宇文化及的深恶痛绝确是真的。
窦建德虽然出身草莽,但他一直以“义军”自居,宣称自己是为隋朝讨伐叛逆。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是隋末公认的逆贼,窦建德以此为借口攻打聊城,既符合他的政治立场,也能赢得更多民心和支持。
此外,聊城地处河北要冲,是连接中原与河北的重要枢纽。窦建德若能攻下聊城,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还能在河北地区树立更高的威望。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唐军李神通正在攻打聊城,若让唐朝占据此地,将对他在河北的统治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他必须抢在唐军之前攻下聊城,以巩固自己的地盘。
而且窦建德还考虑到宇文化及虽然已是穷途末路,但他手中仍掌握一定的兵力和资源。窦建德若能击败宇文化及,不仅可以消灭一个潜在的对手,还能缴获其兵力、粮草和珍宝,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实力。
窦建德深知唐朝正在迅速崛起,李渊父子志在统一天下。他若能在唐军之前攻下聊城,不仅能打击宇文化及,还能向唐朝展示自己的实力,为日后与唐朝的博弈争取更多筹码。
此时,窦建德加入这场聊城战役,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当时历史中政治上的博弈。
再说回李神通这边,在他率领的唐军强势围攻聊城,宇文化及粮草耗尽,为求活命,他写了投降信,请求投降,李神通却不答应,意图一举将其消灭,因为他的心中也异常讨厌宇文化及这个弑君逆贼。
李神通看了降信后,非常生气,大骂道:?“宇文化及这个弑君的逆贼,还想要屈膝求生啊?”
安抚副使崔世干劝李神通接受宇文化及的投降,李神通说:“将士们长期在外征战,敌人粮草耗尽,计谋已穷,胜利就在眼前,我应当攻下城池以展示国威,并将城中的财物分给将士们作为奖赏。如果接受投降,这些财物还能作为军赏吗?”
崔世干又劝说道:“现在窦建德即将到来,如果宇文化及未被平定,我们内外受敌,必定会失败。与其冒险攻城,不如接受投降,这样功劳来得更容易,何必贪图那些财物而不接受投降呢?”
李神通听后大怒,以崔世干是在扰乱军心为由,将其囚禁在军中,继续加紧攻打聊城。
不久,宇文士及从济北运来粮草,聊城内的宇文化及军队稍得恢复,于是继续组织抵抗。
聊城虽然被唐军李神通和窦建德的军队包围,但围城战并非完全密不透风。古代围城战中,攻城方往往难以彻底切断城内与外界的联系,尤其是当守军仍有部分外围据点或盟友支持时。宇文化及在聊城被围期间,仍控制着周边的一些小据点或交通要道,使得宇文士及能够通过隐秘的路线运送粮草。
宇文士及是宇文化及的弟弟,也是隋末重要的将领之一。他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和资源调配能力。在聊城被围之前,宇文士及已经预见到粮草短缺的问题,并提前在济北等地储备了粮草。济北(今山东茌平一带)距离聊城较近,位于聊城的东部三十公里处,且地势相对平坦,适合快速运输。宇文士及可利用骑兵或轻装部队,通过夜间行动或隐秘路线,成功将粮草运入聊城。
李神通督军攻城,贝州刺史赵君德率唐军奋勇攻城。
赵君德原本是清河地区的农民起义军贼帅,后率众归附瓦岗军,之后又随李密归附唐朝,被任命为贝州刺史。
隋唐时期的贝州,其治所主要在现今的河北省清河县一带。具体来说,隋朝初年,贝州的治所在武城县,后改为清河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清河属贝州。天宝元年(742年),贝州改为清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贝州。
到了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因王则起义,宋廷改贝州为恩州,此后贝州之名不再使用。清河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靠京杭大运河,与山东省的武城、夏津两县隔河相望,西邻威县,北与故城县、南宫市为邻,南与临西县毗连。因此,隋唐时期的贝州大致对应今天的河北省清河县及其周边地区。
今清河县隶属于邢台市,是邢台市的副中心城市。该县以发达的羊绒产业闻名,被誉为“中国羊绒之都”,并且是张姓的发源地和武松的故乡,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清河之名始于汉代,因境内有清河流经而得名。这里拥有唐代古刹隆兴寺,被誉为“北方第一禅林”。这里也是华夏张氏祖庭张姓的发源地,展示了张氏家族的历史和文化,清河是全球张氏宗亲寻根祭祖的核心地,每年举办“中华张氏祭祖节”。清河县还是《水浒传》中武松的故乡,建有武松公园和打虎雕像。此外这里还是唐代名相张文瓘、宋代诗人张耒的故乡。
赵君德即将攻破聊城时,然而,李神通却在关键时刻鸣金收军,赵君德后无援兵,只好大骂着率兵退出有利战场。他回到军营,气恼的责问李神通道:“城池将破,为什么收军!?”
李神通糊弄道:“窦建德的兵马快到了,恐腹背受敌,只得放弃进攻。”
赵君德远远望去,却没有发现任何动静,就知道是李神通妒忌自己,怕自己抢了他的战功,才鸣金收兵,致使此战错失良机。但自己身为副将,又能如何?便怒叹一声,退出帅帐。
又过了一夜,唐军才听到营外数里鼓声震天,窦建德的军队此时才真正赶到。
李神通见窦建德军队气势正盛,自己率领的唐军已苦战多日,恐遭疲兵必败,连忙带领唐朝军队撤出聊城战局。
窦建德此时入局暴打宇文化及,可以说是捡了个“大漏”,聊城内的官兵被唐军和窦建德军队连续攻打,早已军心涣散,内心惧战,宇文化及象征性的出城与窦建德军队比划几次,明知捞不到便宜,便退回聊城内像个缩头乌龟,不在出城应战,闭门坚守。
窦建德率军四面急攻,王薄等将领在城头督军坚守,唯独不见宇文化及前来。
夜幕降临,聊城城头火光摇曳,映照出守军疲惫的面容。王薄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心中焦虑万分。窦建德的军队在白天未能攻破城池,但他们的攻势一波接一波,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王薄知道,若是继续这样下去,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他转身对身旁的副将说道:“窦建德今夜必定会加紧攻城,我们必须全力防守,命令全军戒备,加强防御工事,绝不能让他们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