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恕你的罪,但从今天开始,朕不想再见到你。”刘恒的语气很平淡,像是诉说着一件平常的事情。
“看在你是朕舅舅的份上,回去马上收拾东西,离开京城回封地,不要说朕没给你机会……”刘恒说完,挥了一下袖子,大踏步离开了大殿。
……
后宫。
刘恒正在和慎夫人卿卿我我,门外突然传来了阵阵的敲门声。
半年前,皇后窦漪房因为生了大病而瞎了眼睛,便渐渐失去了刘恒的宠爱。
刘恒现在最宠爱的女人便是慎夫人,男人便是邓通。
门外的敲门声影响了刘恒的兴趣,刘恒不耐烦地问道:“是谁在外面敲门?”
听到皇帝的语气有些不耐烦,门外敲门的邓通赶紧降低了声音:“陛下是我,太后要见您,正在偏殿等候。”
一听是母亲,刘恒只能无奈打消刚才的心思,整理好了衣装,跟着邓通去了偏殿。
在偏殿门外,刘恒便远远地便看到了母亲的身影。
政务繁忙,自己确实许久没有关心过母亲了,母亲也老了,两鬓已经生出了许多白发,眼角的皱纹清晰可见。
“母后叫孩儿来,是有什么大事吗?”刘恒边行礼边给邓通了一个眼神,暗示让他悄悄退下。
“我哪能有什么大事啊?听说陛下将你的舅舅贬回了封地,是有什么打算吗?”
刘恒一听这便明白了,必然是舅舅添油加醋的跑到母后这边告状,母后偏听了舅舅的话,来找自己兴师问罪了。
“不瞒母后,将舅舅贬回封地,对他是一种保护,母后莫要偏听了舅舅的话;
如今,舅舅和功臣集团走得越来越近,孩儿怕舅舅上了别人的当,成了别人手中的刀,母亲应该明白其中的玄机。”
听到儿子说的,薄太后仔细想了想,最近这个弟弟确实行为很反常,有些过于嚣张跋扈了。
“这样也好,既然你已经有打算,母后也不插手,你早已成年,母后不会去插手朝政,这一切还需要你好好把把关,辛苦你了恒儿。”
一听这话,刘恒再也止不住泪水,上前抱住了母后。
薄太后是一个好母亲,她不仅从来不插手朝政,还帮刘恒将政务以外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
刘恒从心底里感激母亲,却总是因为政务上的繁忙,疏忽了对母亲的关心。
———————————
让薄昭回封地的消息,很快在朝中传的沸沸扬扬,大家都来给薄昭送行。
当然了,有些人的目的不在于给薄昭送行,而是要激化薄昭和刘恒之间的矛盾。
薄昭开宴席款待,有心人则趁着酒席的机会给薄昭拱火。
就是说薄昭有多么多么大的功绩,将刘恒今天的优秀都归在薄昭的教育身上。
有的人甚至还说没有薄昭,刘恒就坐不上今天的皇位;有的人还骂刘恒过河拆桥,不讲信义,把人用完了就扔。
幸亏他们活在汉朝,没有锦衣卫那种机构,要活在朱元璋时期,这么多人聚会还敢这么说话,九族消消乐都是轻的。
好好的一场送别宴,搞成了拱火宴,有心人是达成了目的,但可把薄昭气的不轻。
总之,他们将火越拱越大,将薄昭内心的愤愤不平,全部激发了出来。
他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正面对抗不过刘恒,就暗地里使绊子,就是死,也要把刘恒恶心死……
……